首 页 政协概况 政协领导 政协要闻 政协委员 视察调研 工作动态 文史资料 文件规章 理论园地 文化艺术 议政建言
乐平古戏台
当前位置:首页>>乐平古戏台>>正文
戏乡四百台
发表时间:10年10月26日   浏览次数:   作者:

乐平古戏台虽然形式各异,属性不同,规模不一,但其平面布局、结构形式和建筑形象基本上是一致的:均由下部宽大的台基、中部墙柱结构和上部巍峨的屋顶三部合成。平面绝大多数为3间日柱式,或在此基础上增加两个侧台(陪房),成为5间平面。舞台中部用后屏壁,将舞台与后台相分隔。后屏壁两侧为“出将”、“入相”的演员出入通道。每侧为一度门、二度门或三度门。采用二、三度门。采用二、三度者,多处理成阶梯平面,有如现代舞台的侧幕或边幕,视角在两侧界定的演出范围中。台基一般高度在1.6米左右,台面至天花间距离4米左右,台口立柱间距9至10米,左右立柱至陪房各2米左右,总宽度为13至15米之间。进深4至5米。镇桥镇浒崦村的古戏台是祠堂台的经典之作。它始建于清代同治12年(公元1873年),建筑面积为2400平方米,为睛雨双面祠堂台,由戏台、看台和名份堂三部分组成。名份堂为程氏宗祠,是旧时宗族长老议事、祭祀和执行家规家法的场所,同时也是雨天看戏的地方。初建时,曾募集能工巧匠70余人,历时三年始得竣工。该台晴雨两台相背,睛台前辟露天场,场地平坦开阔,雨台左右两侧为互称的厢楼。厢楼长20米,宽4米,进深12米,雨台与同宽的名份堂遥相对应。整个祠堂台形成长方形的四环楼院。睛台为主体建筑,座北朝南,高10米,宽20米,进深6米,状似古楼阁。台脊为歇山顶,泥质灰瓦,中央矗立着一串叠起的红黄兰数色彩瓷宝顶,顶上竖立一组方天画戟直指云天,宝顶两侧饰有对称的石雕蹲兽,呈呲牙咧嘴,张口凶目状。戏台左右均配斗拱,斗拱上面檐翘角,檐下悬系铜质风铃,风起铃响,清脆悦耳,令人遐思不已。梁粗柱壮,气势磅薄。正壁用八开屏式隔门,左右各开拱状门二扇,侧壁饰有巨幅松鹤壁画,台中央天花棚顶并排饰有三口十分考究和华丽的螺旋式藻井。中央一口藻井直径3米,藻井中镶嵌“封神演义”八岳木质雕塑,显得端庄肃穆,古朴典雅。台柱与正壁柱上分别饰有长3米、宽0.5米和长2米、宽0.3米的木质镌刻的描金楷体楹联。正壁上方悬挂镌刻有“久看愈好”四个大字的匾额。匾额底色为淡黄,并以浅淡雕塑浮雕十八罗汉为底。匾书笔力苍劲园润,雍容遒丽,且文义通俗,充盈着浓浓的乡土气息。台面游梁的主题图案,是象征天下安定的“九合一匡”的浮雕——“九狮过江”。一条飘逸的丝绸,连着九只不同姿态的雄狮,两边是“刘海戏金蟾”的浮雕图案,洋溢着安定祥和、生气蓬勃的气氛。门、窗、壁、叉手等均饰有众多古典戏文和花鸟雕镂,如《蟠桃会》、《三英戏吕布》、《三战樊梨花》、《昭君出塞》、《打金枝》、《魁星点斗以及汉罗、观音、狮、虎、麒麟等。这些浮雕,匠心独具,工艺精湛,维妙维肖,栩栩如生。台内外浮雕图案中,镶嵌着无数玻璃小镜,乍一看去,宛若夜空群星闪烁。这座古戏台已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美仑美奂的台饰

乐平古戏台不但注重整体布局,力求与当地山川地势、村落布局协调和谐,浑然一体。而且十分讲究对建筑构作装饰性处理,精雕细刻,几乎到了不惜工本的程度。使戏台远看巍峨壮观,金碧辉煌。近观玲珑剔透,美仑美奂。

屋脊及脊饰  戏台屋脊主要分为硬山顶和歇山顶两种。硬山顶为简单的“∧”形,歇山顶则比较考究,脊下两坡呈孤形。脊饰配置旨在是美化戏台。脊饰的种类繁多,如龙、虎、松鼠和其他走兽等木雕或泥塑。脊饰配置讲究对称,成单不成双。

彩瓷宝顶和天方画戟配置  宝顶和方天画戟一定要配置在屋脊的正中央,领异标新,提纲挈领,往往成为一座戏台的主要标识。彩瓷的件数、颜色、大小没有严格规定。天方画戟的配置,旨在镇邪驱鬼保平安。后来有的地方将金属线条与天方画戟连接起来,一头插入地下,使天方画戟具备避雷功能。

翘角及饰物  绝大部分戏台都配置

上一篇:乐平古戏台
下一篇:无
Copyright 2010 www.lpzx.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西省乐平市委员会 版权所有  备案号:赣ICP备2023000410号-1
主办单位:政协乐平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乐平信息港  最佳浏览分辨率:1024*768
通信地址:江西省乐平市东风北路新行政大楼八楼政协 邮编:333300 联系电话:(0798)6832212 传真:(0798)7105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