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政协概况 政协领导 政协要闻 政协委员 视察调研 工作动态 文史资料 文件规章 理论园地 文化艺术 议政建言
乐平古戏台
当前位置:首页>>乐平古戏台>>正文
戏乡四百台
发表时间:10年10月26日   浏览次数:   作者:

一、世所罕见的文化景观

乐平地处赣鄱盆地的东北,这里山河秀丽、沃壤天成,早在4~5万年前就已有了人类的足迹、文明的曙光。此后,生活在这方土地上的子民们生生不息,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灿烂而又辉煌的文明成果。如志书所云:“乐平为江右名盛大,诗书文物,甲于他郡;而圣庙之形胜,亦甲于他郡。”乐平古代历史的发展,一直紧跟着时代的步伐,而最能反映人类历史发展的建筑遗产更是乐平文明传承的强势体现。本世纪第二个年头,乐平农村古戏台普查队通过对全市20个乡镇、470个自然村采取地毯式调查,结果发现乐平现存传统戏台412座,其中始建于明代的有2座、清代的77座、民国的59座、1949年至1967年的有30座、文革十年中的76座、1977年至现今的有168座。

乐平现存最早的戏台为明代晚期的建筑,戏台当属祠堂的附属建筑,祠堂占据主体地位。“祠堂”一词最早出现于汉代,但它并不与家庭的宅院、居室联系在一起,《汉书·张 世传》云:“赐莹社东,将作穿复土,起家祠堂。”可见汉代的祠堂并没有成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家庙”形式。到了宋代,具有家庙性质的祠堂形式出现了,可也仅仅限于士大夫阶层,朱熹在《家礼》一书中去:“看子将室,先立祠于正寝之东。”这也就是说,一个家庭在建造房屋时,必须要先建祠堂。祠堂建筑的真正兴起并风行于民间是在明中叶之后,嘉靖年间:“许民间皆得联宗立庙”。于是,一些宗族制度比较发达的地方,纷纷在本村修建宗祠神庙,有些地方还在祠堂中附建戏台,以作娱神之用,这在江右地区尤为突出。著名戏曲家汤显祖在《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一文中说:“江右西则弋阳,其节以鼓,其调喧。至嘉靖而弋阳之调绝,变为乐平、为徽青阳。”戏曲理论家王骥德在《曲律》中说:“数十年来又有弋阳、义乌、青阳、 徽州、乐平清腔之出,今则石台,太平梨园几遍天下,苏州不能与角之二三……。”这些文献都明确提到乐平戏曲活动古已活跃。有戏曲活动就须有演出用台,于是一种永久性的用砖木石材料构建的戏台,经随祠堂建筑的兴起在乐平应运而生。

明代的乐平戏台与祠堂是紧密相连的,祠堂座北朝南,戏台座南面北,它们相互对应,中间隔一方天井,两侧设廊。戏台台面距地较高须能容人通过,通常为主入口。此时戏台整体显得体小灵巧、古朴典雅。

到了清朝康、雍、乾三代,由于社会稳定,物阜民安,戏台与祠堂建筑得以空前发展。据清代赵翼《流余丛考》等文献记载,宗祠神庙为数最多的当数江南一带,有些地方则更甚,几乎无村不设庙,无村不立祠,无村不建台。这个时期的乐平戏台承袭明制,戏台仍旧属祠堂附属建筑,但整体有所增大,戏台建造追慕气势上的宏大。因此,康雍乾三代的乐平戏台尤显气势恢宏、端庄肃穆。

进入清中期,当宫廷观戏之风影响到民间,戏台建筑艺术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点,其建筑之奇巧复杂,装饰之豪华艳丽,几乎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表现之一,如果说在此前的清代实际生活中,尤其是建筑格调中仍然沿袭明俗:“庶民庐舍,洪武三十六年定制,不过三(开)间,五架(梁),不许用斗拱,饰彩色”。那么,此时当已冲破了这一束缚,最坚实的展示是在游梁至屋顶沿的门楼部位,不惜工本极尽豪华。

表现之二,明代万历二十一年(1573年),乐平民户三万三千六百一十九,到清乾隆后期增至四万六千五百余民户。随着人口滋生,宗族的藩盛,原在祠堂内的祭祀活动不能容纳更多的人群,加之乐平流行的宫廷大戏,以前那种狭小的戏台难以表现千军万马、翻江倒海的宏大场面,从而迫使戏台建筑由室内祠堂转向室外广场,于是一种既可在祠堂又可在广场看戏的“双面戏台”,在乐平境内蔚然兴起。此时正是城市戏园兴起之际,“双面戏台”的出现,无情地打破了中国古戏台建筑坐南朝北,面向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 >> >>|
上一篇:乐平古戏台
下一篇:无
Copyright 2010 www.lpzx.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西省乐平市委员会 版权所有  备案号:赣ICP备2023000410号-1
主办单位:政协乐平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乐平信息港  最佳浏览分辨率:1024*768
通信地址:江西省乐平市东风北路新行政大楼八楼政协 邮编:333300 联系电话:(0798)6832212 传真:(0798)7105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