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政协概况 政协领导 政协要闻 政协委员 视察调研 工作动态 文史资料 文件规章 理论园地 文化艺术 议政建言
乐平古戏台
当前位置:首页>>乐平古戏台>>正文
戏乡四百台
发表时间:10年10月26日   浏览次数:   作者:
的精神享受。

众多的班社中,最负盛名的当数四大名班了。乐平的四大名班,在饶州府七县,几乎到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地步。四大名班所到之处,真可谓扶老携幼,万人空巷,摩肩接踵,观众如潮。

乐平四大名班有两种说法:一种是班社以唱乱弹腔为主,兼唱高腔、昆腔的代表班社:马老义洪班、老同庆班(亦称毛俚班)、明经同乐班、赛同乐班;另一种说法是高腔、昆腔、乱弹腔的代表班社:高腔代表班社是马老义洪班,昆腔代表班社是万春班,乱弹腔代表班社是老同庆班,高腔、乱弹腔兼唱的代表班社是明经同乐班。四大名班都具备三大优势:能唱高、昆、乱弹三大声腔;能唱180个整本和40个折子戏;9角头齐备,且声名远播。远在宋代,班社一律称戏班,到了民国年间,有的妓院也称班,为区别起见,当时的艺人群众团体“正乐育化会”提出改以“社”字命名演出团体,但有的地方仍沿旧称叫戏班,后来就把戏班统称为班社。

马老义洪班(1893~1916年)  光绪18乐平永善乡界首村(今众埠界首)马元雨立。他把万年珠田街官园王家的高腔戏班王老义洪班接收过来,更名为马老义洪班,仍唱高腔。乱弹腔传入乐平之初,颇受鄙薄。民间流传一种说法:“昆腔的本子高腔的戏,乱弹打狗屁”。后来乱弹腔影响日增,渐渐地被人们所接受,且从习惯到喜闻乐见,在不知不觉中身价倍增,竟至到了以绝对优势压倒昆腔、高腔。马老义洪班顺应时风,兼唱乱弹。到了民国初年,乐平城乡唱乱弹腔竟风靡一时,昆腔早已低声下气,高腔也甘拜下风。马老义洪班索性改以唱乱弹为主,保留部分高腔剧目。民国五年(1916年)马元雨将戏班转让给同乡黎桥张家的张家炎、张家邦。该班名牌小生有马月泉、张四小等,代表剧目有《三元坊》、《卖水记》等。

老同庆班(1885~1914年)  又名毛俚班,光绪20年(1885年)永善乡杨家(众埠杨家)王毛俚创办,自任老板。以擅唱乱弹腔而驰名。由平仂带班,全班四、五十人,巡回于闽、浙、赣一带演出,颇负盛名。戏班每到一处,观众闻风赶至。余干出了个姓吴的巡按,衣锦还乡时,曾请老同庆班出演接风戏,民国三年(1914年)众埠叶、杨两村械斗,毛俚班辍演,多数艺人转入叶家的“荣春同乐班”,老同庆遂告散班。著名艺人有:李水培、徐家亮、李同茂等。

明经同乐班(1911~1923年)  宣统三年(1911年)由永善乡黎桥(今众埠镇黎桥)明经胡家的胡顺江办班。擅唱高、昆、乱三腔。行当俱全,名角济济,能演200个整本、400个折子戏,活跃在赣东北一带。民国12年(1923年)胡顺江又和众埠人另立长金同乐班,明经同乐班改名长春舞台,专唱昆腔。著名艺人有:余清道、侯先梅、吴天水等。

赛同乐班(1914~1927年)  原名老彩福班。永善乡尚濂徐家(今众埠尚濂嘴)人创办。1914年由渡头李家接管原班人马,易名为赛同乐班,以唱乱弹见长。班头假女仂,著名艺人有方先林、冯依金、李福东、郑瑞笙等。

万春班(1906~1926年)  昆腔班。由永善乡秧畈村(今众埠秧畈)马方庆办班。他接受浙江开化的昆腔班(由婺源人王金旺创办、洪福林带班),改名万春班。马方庆是九马十三村财主,家有绣花店,能做盔头和戏袍。办班后又从浙江金华、兰溪、开化和本县招聘了一批艺人,共80余人,其中名艺人有驮梁旦开化佬、武旦吴担义、二花鲍桂祥、小丑细别等。代表剧目是:《渔家乐》、《大香山十游殿》、《浣纱纪》、《打郎屠》等。后因马方庆之子马水元,带班马秋元及多数艺人嫖、赌、吸毒,以致班社穷困潦倒,民国15年(1926年)在德兴重溪散班。

乐平的班社一般由老板、班头、管账、艺人、伙老等组成,每个班社约60人左右。老板通常是宗族的头首或村里的有钱人。班头就是带班的,分内外:内班头总管班社全面事务,外班头负责联系演

上一篇:乐平古戏台
下一篇:无
Copyright 2010 www.lpzx.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西省乐平市委员会 版权所有  备案号:赣ICP备2023000410号-1
主办单位:政协乐平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乐平信息港  最佳浏览分辨率:1024*768
通信地址:江西省乐平市东风北路新行政大楼八楼政协 邮编:333300 联系电话:(0798)6832212 传真:(0798)7105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