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为、打抱不平的母老虎王氏,演《合珍珠》,俨然是个善良可亲的老女仆。建国后,龚泰良受聘于省文艺学校任教。1952年,在京举行全国戏曲会演,他代表江西演出团演出他的拿手戏《太君辞朝》,毛泽东同志看了戏,亲切地称他做“江西的老太太”,并送给他五十个鸡蛋,以庆祝他的五十寿诞。龚泰泉是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第二届中国剧协江西分会副主席,江西省第一、二届人大代表。
张四小 祖籍弋阳,从小父殁,随母来乐平众埠乡湾头村定居。是“义洪班”、“毛俚班”、“明经同乐班”等名班中夺魁的小生。在“毛俚班”一次和同行比技艺时,说他不但要红在饶河班,还要红过广信班(此两班为赣剧的两大支派,饶河班流行于乐平、波阳、万年、余干、景德镇一带;广信班流行于上饶、广丰、玉山一带)。说后,他独自一人去广信班的一个戏班搭班,充当跑跑龙套的下手。一次扮演《芦花荡》里周瑜的艺人病了,班头急得满头大汗,张四小毛遂自荐代饰周瑜,一个倒板出台亮相,惊倒台下观众,面面相觑,惊问是谁?一出《芦花荡》演罢,招来四方主顾,弄得班头接应不暇,张四小却悄悄回到乐平。广信班班头赶来和毛俚班班头协商,直到张四小和他重返广信班演完订下的几把戏,才算解围了事。张四小嗓子好,长得也很俊俏,谁家生男孩,亲友赞道“生得好,跟四小仂小生一样排场(漂亮)。”
高金水 后港乡谷口人,学艺于下集彭家(今坎上天济彭家)的太子班,后拜名艺人李同茂为师学艺,曾搭班于“明经同乐”、“大舞台”等班。能饰小生、武老生等多种角色,后定演挂须(正生),老戏剧家石凌鹤赞他是赣剧的马连良。高金水嗓音清亮、吐字清楚,似琴音悠扬,似流水淙淙,极有韵味,愈听愈好听。他念、唱、做俱佳,善演悲剧。在演出中,随剧情变化,可泪如泉涌,亦能倏然止泪。如他在弋阳腔《反五关》中饰黄飞虎,听说妻子坠楼身死,叫声“哎呀”昏倒在地。 醒后,一声“唉——!”地长叹,眼泪象断线的珍珠般涌出。
俞六喜 鄱阳县鱼山乡六家畈人,一直在乐平饶河戏班从艺。“万春班”、“老同乐班”、“南州同乐班”、“天济同乐班”、“老义洪班”都有留下过他的艺绩。俞六喜兼演文、武旦,精通高、昆、乱弹三腔,是个艺术造诣很高、不可多得的驮梁旦。他以演正剧中的闺门旦为主,沉稳文静、仪态端庄、表演细腻、唱腔圆润。在《打花瓶》中饰严兰贞,威严色厉但不失大家闺秀的身份;一出《送衣哭城》,哀婉动人,直演得观众抹眼流泪,一片抽泣;在《哑夫驮妻》中,他一人饰两角,上身是女人,下身是男人,丝毫不露破绽;演昆曲《渔家乐》他饰邬长霞,上船下船,撑篙划浆酷似一个地道的渔家姑娘,而且动作优美、体态轻盈。他演《装疯骂殿》中的赵艳容,似癫又醒,说醒又癫,把“装疯”二字表演得酣畅淋漓、令人叫绝。建国后,他受聘于省赣剧团演员训练班教学。老戏剧家石凌鹤称他是赣剧的梅兰芳。
杨树贞 镇桥乡滩里杨家人。人们亲热地称他“贞妹师”。因他颈后有个包,又称他“包仂师”。从小爱看戏,边放牛边唱戏。同乡的神溪华家办太子班,他闻讯前去报名。他人高体魁声若洪钟,选中了“大花”行当。学成后在“老义洪”、“大舞台”、“京舞台”等名班中从艺,并成为誉满饶州的名角,人们夸他是饶州七县找不出第二个的大花脸。他在台上吼一声,台板都会震动,他演包公,一身是戏,不但眉毛眼睛会做戏,连脸上的肌肉都会动,十分威严,令人惊心动魄。
李福东 原籍贵溪,孤儿,只身流落乐平,定居涌山乡东岗村,娶余清道之女为妻,并向岳父学戏。余清道原是道士,后弃道从艺,肚里戏很多,曾在名班中被人尊为“老郎师”并担任业务老板。果然名师出高徒,李福东终于成为响当当的名角儿。在“明经同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