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政协概况 政协领导 政协要闻 政协委员 视察调研 工作动态 文史资料 文件规章 理论园地 文化艺术 议政建言
乐平古戏台
当前位置:首页>>乐平古戏台>>正文
戏乡四百台
发表时间:10年10月26日   浏览次数:   作者:
,耆德的余姓。历经千余年的藩衍,都成了赫赫旺族。

如涌山的石潭山朱姓,其祖上追剿黄巢一路南下,后来屯军浮梁北部的槎濑滩,鉴于当地山多地窄,且战事频仍,于是选择涌山碧溪之畔的石潭山安顿家眷,子孙繁衍,逐渐向南分支。如今乐平境内24座朱姓村庄,都由此处发源。

再如横路叶姓,黄巢是唐僖宗五年(公元878年)屠夷乐平的,其祖上于次年即由徽州避乱迁入,后嗣藩衍,不包括迁出的叶姓村庄,仅本村就有1300余户,近6000人。

宦游  乐平不少大姓大村都是祖上宦游至此,见此物阜民丰,不愿再走而将家眷迁此定居。如下石石姓迁乐始祖原为唐末将军,同朱革追剿黄巢至徽州,后来朱温篡唐,“思世唐臣,耻仕朱梁,无复北还,任南唐祭酒。”于是选择乐平定居,乐平石姓村庄,几乎都由此分派而出,俨为大族。而且祖上的文韬武略,忠心赤胆,代代相因,自古迄今,文士武将,代不乏人。近代的石景芬,现代的石凌鹤都是例证。

最典型的莫过于儒林汪家。其祖汪路原籍徽州婺源,北宋绍圣丁丑(公元1079年)进士。官至秘书省校书。据宋末乐平籍丞相马廷鸾称,汪路“抗章贬斥,坚直声于哲朝(即宋哲宗)。已而起,复乞便养,出知乐平,不数月称大治。”可见是个很有气节和才能的人。“后宦寓兹土”。两个儿子同登建炎(南宋高宗初年)进士,四个孙子也都在朝为官。此后近千年,人文蔚盛,成为乐平首屈一指的旺族。乐平历史上第一个男女博士都出自儒林汪家。其中汪汝梅父子四人加上大儿媳都先后留学日本,他的子孙中现在还有十个拥有高级职称。汪家一门十教授,在乐平城乡一时传为美谈。

乐平民风淳厚,不但欢迎好官宦寓兹土,而且主动挽留清官长居乐平。如元初的黎辰,于元至元二十年(公元1284年)任乐平州尹,与其同时代的南宋重臣马廷鸾宋亡后隐居家乡乐平,对黎辰的人品十分敬佩,称其“尹乐平政多惠爱,为官清廉理政,万民齐仰。”黎辰任满当归之时,城乡百姓拦道挽留,黎辰深为乐平乡民的真情所感动,于是在县城的薛家塘定居,如今乐平城乡的黎姓住民均为他的后裔。

最有意思的是现众埠镇的魏家村,其始迁祖魏安是北宋宣和年间进士,宣和六年(公元1125年),游历乐平时,为龙亭一带的山水所钟,加之当时金兵已有南渡之势,于是选择这里定居建村。

卜葬  乐平山水毓秀,物阜民丰,历史上不少有眼光的人士,都将这里视为风水宝地,卜葬于此,子孙依墓而居,藩衍成族。如耆德村就最为典型。其始迁祖名余荣,唐昭宗天复壬戍(公元902年)进士,任鄱阳令,病逝于任所。其子余克昌遵从父命,扶着父亲的灵柩,走遍饶州所辖各地,道经乐平万全乡(今双田镇),但见这里山环水秀,局势宽平,于是卜葬于此,子孙筑庐墓侧,逐渐藩衍成村,开始村名就叫墓林园。居九世,至南宋绍兴十八年(公元1149年),裔孙余蒙斋与朱熹同登王佐榜进士。官至朝议大夫,江西提举。不但政绩昭著,而且理学渊深。高宗赵构亲笔为其居里题名为“耆德”,并敕命在进村路口建坊旌表,今牌坊虽荡然无存,但却有牌楼岭的地名以记其盛。从此余姓渐为乐平旺族,从那时至清乾隆年间,一个村先后登进士第的就有十三人之多。时人常以耆德村“与四川眉州苏氏相类”比。不但人文鼎盛,而且人烟繁衍,在乐平境内,就有山背、埂上、南岸、传芳、涂家埠、八涧桥等村均为耆德村的分派。

宋代还有一个叫王宽的人,曾在京任礼部待置,后迁任南康府(今江西星子)太守,在任上罹病告假还家,路过桐林驿(今高家镇桐林街),病势加重,竟致逝于驿站。他的两个儿子王忠王孝,只好将父厝于驿旁,后见距驿站一箭之遥的石井湾更好,于是将坟迁到该处,建柏阴堂,守墓定居,子孙繁衍,就是现在的杨家边村。

3、坚韧的血脉纽带

先民们新到一地定居,一方面,面对的是各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 >> >>|
上一篇:乐平古戏台
下一篇:无
Copyright 2010 www.lpzx.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西省乐平市委员会 版权所有  备案号:赣ICP备2023000410号-1
主办单位:政协乐平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乐平信息港  最佳浏览分辨率:1024*768
通信地址:江西省乐平市东风北路新行政大楼八楼政协 邮编:333300 联系电话:(0798)6832212 传真:(0798)7105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