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进修,后一址担任该团主要演员,工小旦,是乐平闻名演员之一。她扮相俊美,功底厚实,传统戏、新编戏及现代戏均有不俗表演,如《杨八姐闯幽州》、《情义冤仇》、《百花台》、《碧玉簪》、《碧桃花》、《劈山救母》、《白蛇传》等,现代戏《红嫂》、《杜鹃山》、《二度梅》等。
王新翔 1954年12月出生,中国戏剧家协会江西分会会员,1988年任乐平市政协常务委员,1990年12月毕业于江西大学作家班。1982年12月至1994年3月,任乐平赣剧团编剧,1987年获三级编剧职称,1994年3月任乐平市广播电视局宣传科科长。主要创作的戏剧作品(包括与人合作)如下:乐平马灯戏《酒烧心》、1985年获江西省首届农民戏剧节创作一等奖。大型京剧《北魏魂》1986年11月获省首届“玉茗花”戏剧节创作二等奖。大型赣剧《台湾知府》1989年4月获省第二届“玉茗花”戏剧节创作三等奖。大型京剧《风雨督陶路》,1992年获省第三届“玉茗花”戏剧节创作三等奖。古装传奇赣剧《玉堂春开酒店》,系八十年代初与其夕(王达明)合作,累计上演三百多场,越剧、黄梅、采茶等相继移植上演。另外还有戏曲《贾岛撞轿》(吉林《戏剧文学》发表)等剧本、电视片、小品、文学作品三十余件(篇),上演、播放、发表,有的还获了奖。
方乃珍 出生于1943年10月,1956年考入乐平县赣剧团。十三岁出红台,演出《虹霓关》、《对刀步战》、《断桥》等折子戏,1957年保送到江西戏曲学校进修,三年后返团。曾演出《武松打虎》、《挡马》、《长坂坡》、《摆渡》等剧目,还饰演过周瑜、刘高、许仙、高文举等人物。1964年7月离开乐平赣剧团,后到弋阳县弋阳腔剧团,曾饰演现代戏《奇袭白虎团》中严伟才、《智取威虎山》中杨子荣、《平原作战》中赵永刚等主角,在乐平、弋阳县观众中有较高的声誉。
刘梅香 女,出生于1931年,浙江江山人,赣剧演员(小旦),八岁学戏,悟性好,练功从难从严,腰腿功夫扎实,能一口气翻二、三十个小翻,她嗓音圆润娇甜,双眼传神,表演细腻,个性鲜明。擅演闺门旦、武旦、彩旦及娃娃生,她演彩旦风趣恢谐。1951年进乐平赣剧团,曾饰演《和番》中的王昭君、《铁弓缘》中的崔秀英、《拾玉镯》中的孙玉娇和刘媒婆、《白蛇传》中的白娘子、《七郎招亲》中的杜金娥,所塑造的形象均有独到之处,在赣东北城乡演出,受到观众赞赏。
朱景森 1939年生,15岁进乐平赣剧团学艺,主工二花脸,兼演老生。多在《二度梅》《彩楼配》《狸猫换太子》等剧中承担角色。1964年,参加上饶专区戏曲现代戏会演,在《女队长》中饰生财,曾获表演奖。他谦虚好学,对艺术认真负责,从不争角色太小,一律勤恳对待,甘当绿叶,愿为人梯的艺德,为同行所称道。
杨云良 1949年7月10日出生于江西省乐平观峰乡杨家村。中国戏剧家协会江西分会会员。工大花,也能演须生、丑行。1969年调乐平赣剧团任演员,后兼任导演。曾主演的京剧有《杜鹃山》饰雷刚,《红灯记》饰鸠山,《沙家滨》饰刁德一等。主演的话剧有《万水千山》饰李有国,《八一风暴》饰陈涛等;主演的赣剧有《龙凤阁》、《飞虎山》、《秦香莲》、《狸猫换太子》、《包公铡判官》、《包公三勘蝴蝶梦》、《薛刚闹花灯》、《薛刚反唐》、《下河东》、《清官册》等。
李小农 1945年出生,江西戏剧家协会会员,景德镇市戏剧协会理事。1963年毕业于江西文艺学校。当过演员、导演,后调入教育界工作,当过教师、语文教研组长,教导主任。1998年返乐平赣剧团任编导,先后创作小戏曲《陈君可卖蛋》获省第三届“玉茗花”戏剧节剧本征集二等奖并发表。大型京剧《秋风赋》获第四届“玉茗花”戏剧节创作二等奖并发表。大型戏曲现代剧《山风》在《影剧创作》发表。小品《水酒与茶蛋》获全省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