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当给予理解的道理。确保医院医疗秩序的安定和患者权益的保障,从源头上制止“医闹”的违法行为; 5、由于医疗机构政府投入较少,医院要生存、要发展,医院只有通过创收维持生存,改变举步为艰的困难局面,为此,政府要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扶持和投入。加强医疗保障体系,使医院有前进和发展的力量,全面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加强医疗卫生部门医院技术建设,落实执行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服务的质量意识,努力减少或杜绝医疗纠纷的发生。
第 32 号提案
案 由:关于加强农村医疗卫生队伍建设的建议 第一提案人:方 华(民主党派界) 内 容: 我市现有人口90余万,其中农业人口约70万人,占77.78%。乡(镇)、街道办卫生院20个,村卫生所293个。乡(镇)卫生院共有医职员工300人,其中副高职称 3人,中级职称36人,初级职称212人,非专业人员49人,大专以上学历64人,中专学历183人,中专以下学历53人;各乡镇共有乡村医生1043人。全市农村医疗卫生人员仅占市农业人口0.19%,农村医疗卫生队伍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需求还不相适应,仍面临医务人员数量不足、专业技术人才匮乏、整体业务素质偏低、乡镇之间不平衡等问题,严重制约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为此我们必须加强农村卫生队伍和机构建设,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着力提高农村卫生队伍素质,改善农村卫生服务条件,更好地服务广大人民群众。 建 议: 1、加强农村卫生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卫生人员素质。 一是要切实开展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适时从各乡镇卫生院选派优秀医务人员到省厅组织的全科医师培训班学习,以提高农村卫生人员的综合素质。 二是要加强进修学习和乡医轮训,每年按计划分期分批对全市乡村医生进行全员轮训、考核,逐渐提高农村卫生技术人的业务员素质。 三是要积极开展定点帮扶、对口支援工作。各农村卫生机构与上级医疗机构建立友好协作关系,争取得到他们的医疗技术帮扶和业务对口支援。市直医疗机构也应积极开展送医送技术下乡活动,安排需要晋升职称的医务人员派往各乡镇卫生院工作一年,以逐步带动和促进当地卫生事业的发展。 四是尽快把医疗卫生的重点转向农村,将医疗卫生技术人员适当向乡村卫生院所倾斜,建立人才激励约束机制,对大学毕业生到乡、村卫生院工作的,在定级、晋升、提拔重用等方面给予优惠,鼓励新毕业的大学生到农村卫生机构挂职锻炼; 2、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机构建设,改善农村卫生服务条件。 一是要进一步增加农村卫生事业投入。市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要把加强农村医疗卫生队伍建设作为发展卫生事业、推行卫生惠民工程的一项重要任务,切实增加农村卫生事业投入,要求每个乡镇(街道)卫生院,都应配备有B超诊断仪、500mAn的X光机、生化分析仪等基本设备。 二是要进一步改善农村卫生服务条件。制定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设计装修规范,改善医卫人员办公条件和学习、生活环境,特别是要确保病房、诊室、检查室、治疗室、手术室等就医环境整洁卫生、科学合理。
第33号提案(2件合并)
案 由:关于实施文化强市战略,建立文化产业保障机制的建议 第一提案人:夏松宝(中共界)、汪军英(教育界) 联名提案人:袁发华(工会) 内 容: 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强化了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重要地位,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作出专门部署,对于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认真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