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政协概况 政协领导 政协要闻 政协委员 视察调研 工作动态 文史资料 文件规章 理论园地 文化艺术 议政建言
重要建议
提案精粹
委员大会发言
重要建议
当前位置:首页>>议政建言>>重要建议>>正文
六届二次会议提案汇编
发表时间:18年01月08日   浏览次数:   作者:
浸绿染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翠平湖”,以及“历居云海”、“泪滩双月”、“月湖温泉”等自然风景和412座古戏台、红十军旧址、饶派风格古民居建筑群等文化旅游点,旅游资源丰富。并且,乐平与“庐山”、“三清山”、“龙虎山”等著名景区及最美乡村婺源近在咫尺,一旦交通得到完善,旅游一定会成为乐平的新兴产业。
文化是根,文化是魂。旅游产品的竞争最终体现为文化的竞争。乐平历史悠久,钟灵毓秀,人文昌达,素以“文章节义”享誉江右,“洪公气节,马氏文章”彪炳千秋。在景德镇着力推进 “复兴千年古镇”、“建设旅游名城”的有利大环境下,编辑出版《乐平风土人情》一书,有助于更好地宣传乐平,促进乐平旅游产业的发展(出版图书是最有力、最持久、最经济的宣传手段)。
建      议:
1、收集乐平文史资料、乐平报及其他刊物刊载的相关精品文章,以风土人情为主线,进行摘选、改编。
2、主要读者对象定位为乐平籍在外人士、旅游爱好者、外地投资商。篇幅控制在20万字以内(短时间可读完,读完不累)。
3、突出名人轶事、名胜风景、风味美食、乡土方言等旅游爱好者特别关注的点。
①历史人文方面:重点介绍典故、名人轶事和可寻的古迹,尽可能与当代和具体事例结合,例如“文章节义”与乐平人特点结合、毛主席与《容斋随笔》、范仲淹与乐平“马头山墙”等。
②名胜风景方面:重点为精美的摄影图片展示,文字介绍要简明扼要。
③风味美食方面:详细介绍饮食文化的形成,美食的食材制作及烹饪关键步骤,图文并茂,满足 “吃货”需求。
④乡土方言方面:乐平话委婉风雅,并保有很多古汉语的特征,内容丰富,但介绍时得简要,重点是举出特别有趣味、特别有内涵的经典例句来,便于旅游者学舌。
总之,在为乐平及旅游资源注入文化基因时,一定要注意兼顾趣味性和通俗性,读者能轻松、愉快的阅读,读完后能记得住乐平几个典故、几处风景、几样名食、几句方言。
主办单位:市文广新局
答复要点:
《乐平风土人情》不仅可以做为展示乐平文化的窗口名片,也是发掘保存乐平传统文化的基本措施之一,同时也是研究和整理,乐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工作之一。自去年以来,我局先后组织文化馆、博物馆对乐平历史文化、传统文化进行田野调查与发掘,并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基础上开展了古戏台普查和乐平市第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目前《乐平文物志》已完成初稿,于今年内核稿校刊后发行。《乐平古戏台》正在积极整理下撰写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面发掘及资料收集正在进行中,发掘与收集的素材,将会是如同《乐平风土人情》书刊的主要内容,届时我们将同政协文史办、乐平名人研究会具体操作。相信这样一部展示乐平风土人情的出版物定会绽放魅力。
感谢您对乐平建设发展的关心,希望您能一如既往关心家乡的文化强市建设。
第24号
案      由:关于加快政策对接,让文化产业政策“红利”惠及乐平的建议
提  案  人:朱媛媛
      内      容:
城市有大小之分、文化却各有特色,任何一个地区、任何一个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不可取代的文化印迹,从这个层面上说,小城市同样能创造出不逊于大中城市的产业亮点。
近年来,随着中央及各省文化产业扶持政策日益具体和细化,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文化产业聚集区悄然向特色中小城市布局,乐平自古为江右名区,文章节义之邦,应紧紧抓住这一轮机遇。但从目前来看,我市在文化产业上仍存在一些不足。
一是政策对接不接“地气”。简单复制多,实际创新少,对产业政策认识不足、研究不深,只是上行下效,无法推动本地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市场优势转化
上一篇:市政协五届六次会议重点提案
下一篇:市政协六届六次会议以来提案汇编
Copyright 2010 www.lpzx.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西省乐平市委员会 版权所有  备案号:赣ICP备2023000410号-1
主办单位:政协乐平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乐平信息港  最佳浏览分辨率:1024*768
通信地址:江西省乐平市东风北路新行政大楼八楼政协 邮编:333300 联系电话:(0798)6832212 传真:(0798)7105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