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政协概况 政协领导 政协要闻 政协委员 视察调研 工作动态 文史资料 文件规章 理论园地 文化艺术 议政建言
重要建议
提案精粹
委员大会发言
重要建议
当前位置:首页>>议政建言>>重要建议>>正文
六届二次会议提案汇编
发表时间:18年01月08日   浏览次数:   作者: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心组织“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清明祭扫、“唱响中国梦”庆“六一”少儿文艺汇演、学习和争做美德少年、童心向党、向国旗敬礼、网上寄语签名等活动;在全市各中小学中组织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优秀童谣传唱征集评选活动。
第28号
案      由:关于全社会共同关爱精神障碍患者的建议
提  案  人:陈华林
内      容: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精神障碍患病率逐年递增。据1993年国家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我国约有一亿人患有各种心理或精神障碍,我市精神障碍总患病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每年登记在册的重性精神障碍患者较多,精神障碍患者伤人、危害社会案件时有发生,给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较大危害,给家庭、社会带来较重负担;社会对精神障碍患者的偏见和歧视,精神障碍患者及家庭的处境举步维艰。
面临的困难:
1、缺乏平等生存环境。精神障碍患者在思维、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存在障碍,不能正常生活、工作、学习,甚至丧失生存能力。人们普遍谈“癫”色变、患“癫”自羞,见“癫”就笑、遇“癫”就躲,有些家庭无奈把重性精神障碍患者区别对待,致使精神障碍患者的社会功能逐渐减弱,社会对精神障碍患者的恐惧和歧视有所增加;精神障碍患者治愈出院后遭学校、工作单位和社会拒绝。
2、缺乏足够政策保障。精神障碍是一种高复发性、高自残性的特殊疾病,需要终身服药及治疗,医疗费用比一般疾病高很多,给多数病人家庭带来客观条件限制;现行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对精神障碍患者没有足够的政策倾斜,精神障碍患者没有经济来源,难以进行治疗康复,病情反复;老年痴呆等老年精神障碍患者,治疗和生活护理更为凸显。
3、缺乏康复治疗保障。相关康复医疗未纳入政府统一安排和指导,缺乏专业康复医疗人员,只能做到看管或初级康复,满足不了精神障碍患者对康复治疗、回归社会的需求。
4、家庭负担沉重。精神障碍治疗周期长,其治疗和康复会花费家庭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而精神障碍患者自身多数没有收入,治疗稳定后很少能创造收入,增加家属负担,精神障碍患者家庭极易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精神障碍患者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弱势群体,迫切需要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全社会的真情关爱。
建      议:
1、建立精神障碍患者政策帮扶机制。进一步完善医保、新农合制度,全部纳入大病救助和保险范畴,对精神障碍基本治疗给予实报实销,减轻病人及家属负担,解决精神障碍患者看得起病住得起院的问题。将精神障碍治疗列为民生精准扶贫工程,给予免费治疗,明确其生活费由民政部门落实、治疗费由财政预算解决。对确实因无经济来源治不起病的精神障碍患者,应按流浪乞讨、肇事肇祸、“三无病人”的政策全部予以收治,避免因未及时治疗而致其病情加重危害社会,同时民政部门要对重性精神患者给予生活救助。
2、改善精神障碍患者治疗和康复环境。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把精神卫生工作纳入公共卫生管理,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支持精神专科医院住院条件改善,增强对精神障碍患者疗效;重视精神康复机建设,出台康复人员就业优惠政策;为有自知力、要求重回社会的精神障碍康复者提供康复和训练,建立信心,回复生活,融入社会。
3、完善精神障碍患者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精神障碍患者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将重性精神障碍患者全部纳入低保范畴,解决贫困精神障碍患者需求。建立覆盖全市精神障碍免费门诊,财政给予住院补贴,使贫困精神障碍患者得到及时治疗,减轻其家庭负担,改善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状况。
4、保障精神障碍患者的平等地位和合法权益。定期邀请心理医生讲解健
上一篇:市政协五届六次会议重点提案
下一篇:市政协六届六次会议以来提案汇编
Copyright 2010 www.lpzx.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西省乐平市委员会 版权所有  备案号:赣ICP备2023000410号-1
主办单位:政协乐平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乐平信息港  最佳浏览分辨率:1024*768
通信地址:江西省乐平市东风北路新行政大楼八楼政协 邮编:333300 联系电话:(0798)6832212 传真:(0798)7105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