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政协概况 政协领导 政协要闻 政协委员 视察调研 工作动态 文史资料 文件规章 理论园地 文化艺术 议政建言
重要建议
提案精粹
委员大会发言
重要建议
当前位置:首页>>议政建言>>重要建议>>正文
六届二次会议提案汇编
发表时间:18年01月08日   浏览次数:   作者:

二是政策落实没有规划。产业发展层次低、规模小、品位差、同质化严重,文化投资者主要以低投入、少风险、快回报的短平快项目为主,对本地区主体产业规划、产业相关性、产业链条延伸、核心价值保护等方面没有中长期的规划分析。
三是产业发展缺乏商业逻辑。如果文化产业发展分为前后两端的话,我市目前更多的是关注前端,限于提供一种文化影响力,但对后端项目转化缺乏切实手段,城市特色‘文化名片’的意义要大于直接的GDP贡献,容易形成概念炒作之势。
四是公共基础设施及文化消费氛围仍旧薄弱,文化消费意识普遍不高。
尽管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当前文化产业发展迅猛的大背景下,我市也充分意识到文化产业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并已开始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形成了一定规模,其发展的载体和平台基本建立,文化产业集群已有雏形,地方文化特色正在逐步形成。面对当前文化产业政策“红利井喷”的重大利好,我市应进一步找准定位,让政策真正“落地”。
建      议:
1、对接公益性文化事业政策,以广泛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为配套,刺激带动文化消费需求。学者阿多诺曾经说过:“文化产业是把人们所熟悉的传统文化融入了新特质。其产品是为大众消费而特别制作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消费的性质并且很大程度上是按计划而制造的。”因此,我们一方面要立足本地群众耳濡目染、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活动基础,一方面要突出大众消费,没有良好的文化消费意识,发展文化产业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下阶段,我市要通过大力开展公益性文化服务来壮大文化事业,营造文化氛围,提升消费意识,发展文化产业。要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方式和服务领域、种类、项目的均等化上继续下工夫,在公共文化服务理念、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的均等化上继续下工夫。一方面,要抓好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向群众开放、流动电影(戏剧)大篷车、文化下乡等政策的落实,使文化服务更亲民、更便利、更具活力,另一方面,要更加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积极整合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部门职能,加快市场主体培育。引进竞争机制,组建面向城乡市场的节目制作公司。致力于打造文化精品,拓展演艺市场,以满足市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发展文化产业积蓄能量,夯实基础。
2、对接新近出台的文化产业政策,以融合互动、招商引“智”为支撑,提升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客观来说,我市目前不仅没有发达地区那样非常充沛的市场资源,且在文化人才、文化创新方面缺乏优势,更少有具备辐射效应和孵化作用的文化产业集团。因此应首先应理顺城市本身发展文化产业的方向,并整合好周边环境或上一级城市的情况来进行产业定位,使自身的特色文化与周边地区文化产业优势互补,甚至“借船出海”,互动发展,形成颇具特色的文化圈。其次,文化产业是具有高度融合性的产业,乐平尤其要注意文化产业各细分行业间之间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作用,着力实施“做强龙头、做足中间(环节)、做深下游(链条)”产业发展计划,充分发挥优势文化产业对其它产业的带动和渗透作用,充分联合各种文化产业进行经营性文化集团建设,形成主导文化产业和相关产业联动发展的格局,使文化产业能够为国民经济做出更大的贡献。
3、要积极借鉴外地文化产业发展成功经验,依托优势文化资源、特色文化产业,以招商引资为契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大规模地开展宣传推介,切实加强与大企业、大集团特别是综合性文化产业集团的对接合作,着力打造特色鲜明、错位发展的文化产业功能区块。如我市可根据现有资源和传统特色,沿206国道和德昌高速万众蔬菜产业基地,可形成蔬菜文化观光游体验区快,以镇桥镇、乐港镇等古戏台集中的地段,形成古戏台文化创意产业区
上一篇:市政协五届六次会议重点提案
下一篇:市政协六届六次会议以来提案汇编
Copyright 2010 www.lpzx.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西省乐平市委员会 版权所有  备案号:赣ICP备2023000410号-1
主办单位:政协乐平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乐平信息港  最佳浏览分辨率:1024*768
通信地址:江西省乐平市东风北路新行政大楼八楼政协 邮编:333300 联系电话:(0798)6832212 传真:(0798)7105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