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基地作用,开展远程教育培训,有计划开展薄弱学科教师和班主任培训。 我市于2018年共开展教育系统各级各类培训人员达3495人,其中参加国家级培训6人,省级培训421人,县市级培训3068人。 (三)强化师德教育。 一是教育到位,注重引导。紧紧围绕“爱生”“敬业”主题,扎实开展“做新时代合格人民教师”主题教育活动,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引导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展现我市教师的良好精神风貌,激发教师的责任与爱心,争做受学生爱戴、让群众满意的教师。 二是责任到位,确保长效。按照“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全面整改”的原则,逐步建立完善师德师风教育机制、激励机制、考核机制、查处机制。落实好“校长亲自抓、分管校长具体抓、其他成员配合抓”的工作机制,执行好学校领导包年级包班级包教师负责制。组织督查组对各学校师德师风工作开展和落实情况进行全面督查,深入社区、街道和培训机构对在职教师有偿家教明察暗访。把在职教师有否参与有偿家教作为年度考核、职称评定、评优评先和发放绩效工资的重要依据,做到专项整治与长期监管相结合,务求从源头和根本上解决问题。 三是惩处到位,严明纪律。教体局和各学校畅通信访投诉渠道,对群众来信、来电、来访、网络举报以及上级转办的举报件等信访举报及时核查,对查实违规违纪的教师,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对“课堂不教课后补”这类严重失德行为的教师,通过撤销班主任职务、撤销荣誉称号、予以党政纪处分等途径从严从快从重查处,并在教育系统通报曝光其失德行为,同时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严格追究领导责任。 (四)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促进城乡师资队伍均衡发展。 2018年秋季我市六年级回归小学,为确保全市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从中学选派82名优秀教师到小学支教,我市2018年还实施了外地任教的乐平籍教师回乡计划,乐平籍外地任教教师回乡共51名,通过吸引在外乐平籍优秀教师,优化了教育人才发展的环境,加强人才流动趋势的引领。 衷心的感谢您对我市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政协乐平市委员会六届四次会议
第35号
案 由:关于我市教育发展面临问题的建议 提 案 人:杨世明 内 容: 当前我市教育面临的问题:1、学生负担重。家长为使子女取得好成绩,买大量辅导资料,送子女上各种补习班,培训学校,请各科家教。而学校为片面追求升学率,布置大量作业,上晚自习,代购辅导资料,用节假日补课。小学三年级就开始补课,开设各种兴趣班、奥数班等。初、高中生经常写作业到深夜十一、十二点,清晨六点前就起床去赶早读,睡眠严重不足,超出学生承受能力,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 2、教育费用高,乱收费现象严重。各种课外班都是要收费的,且收费较高。如高中一年级全年晚自习费3000元左右,单科补课费3400元左右。到指定书店购买的不足5元一本的资料要卖二十几元,且一次要买好几本。加上学杂费、各种资料费、文体活动服装费等,每人每年至少一万多元。有两个孩子在校的普通家庭,其负担是很重的。而老师通过课外班等手段创收,有的比工资都高出许多。 3、学校、社会、家庭对学生道德教育重视不够。仅限于思想理论和事例教育,以为控制了学生的思想就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这是错误的。过去的美术课、音乐课等,在小学就已基本取消,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收费的课外兴趣班,学生的全面发展已成空话。 4、基本还是推行应试教育。评定学校的好坏是升学率,而不是素质教育的实施情况。高考是教育的指挥棒,是教育质量的终极标准,事实上,素质教育还未真正起步。 5、特大班教学。由于城镇化和房地产一些优惠政策等原因,农民进城购房,其子女随同入学的越来越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