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政协概况 政协领导 政协要闻 政协委员 视察调研 工作动态 文史资料 文件规章 理论园地 文化艺术 议政建言
议政建言
提案精粹
委员大会发言
重要建议
当前位置:首页>>议政建言>>正文
市政协六届四次会议提案汇编
发表时间:20年07月06日   浏览次数:   作者:
自豪,甚至自恃自倚,如在看病就医和孩子上学等问题上挑剔耍横,动辄给人上纲上线,俨然特殊公民,骨子里缺失感恩社会、感恩时代的朴素品质和文化底蕴。
3、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提升,但农村精神文化建设却相对滞后,一度对村风民俗、乡村文明有着引领作用的乡村文化站、农民书屋等阵地名存实亡。传统建筑、传统村落、农耕文明的传统技艺等文化记忆,也在与我们渐行渐远。
三、市内外的做法与经验
1、陕西省西安市上王村是一个只有232户人家的小村子,村级收入却超过亿元,人均纯收入3.5万元。村里在抓好农村经济建设的同时,不忘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和乡村文明建设。村党支部和村委会通过在村内设置道德教育牌、开设道德讲堂等多种形式,对村民进行荣辱观教育和道德素质教育。因地制宜,通过定期举行秦腔、舞蹈、演唱会等各类文化娱乐活动,传播党的富民政策,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丰富了乡村文化生活,村风村貌焕然一新,被评为国家级先进示范村。
2、我市镇桥镇百乐村是一个依山傍水的典型江南乡村,他们在打造绿色蔬菜基地和农村大学生创业示范园区的同时,着力开展乡村文化建设,村里通过建设村史馆、荣誉室、开设古戏台讲堂、赣剧演出等形式,对村民进行乡风培育和教化活动。让村民以做新时代文明村民为荣,以劳动、服务、奉献为荣,村级文化建设在当地成为一张靓丽的名片。
建      议:
1、在精准扶贫中着力乡村文化重塑一定要加强村级党组织和村委会的政治引领作用和服务功能,为乡村文化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2、因地制宜,文化建设也要倡导一村一品,乡村文化重塑要重视乡规民约的作用,要把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编进乡规民约,成为评价是非、善恶、美丑的价值标准,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建设村史馆、道德宣传栏、农家书屋、文化站等阵地教育村民树立“富而不炫其奢,贫而不坠其志”的高尚品质,以勤劳诚信致富,科技文化致富为光荣,告别贫穷,告别愚昧,告别落后。
3、加强村风民俗和乡村道德建设,通过文艺演出、道德好人宣讲等形式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传承发展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促进农耕文明与现代文明有机结合,实现乡村文化振兴。通过举行“五好家庭”、“星级文明户”、“勤劳脱贫致富能人”等先进评选活动,使村民学有榜样、赶有方向。
4、要发扬乡贤和“五老”(老党员、老专家、老教师、老战士、老模范)的表率作用,鼓励乡贤和“五老”以告老还乡的方式返乡发挥余热,用他们成功的人生经历和生活经验教育、开发、倡导乡村良好风气,净化乡土风情;用他们的知识和智慧传承中华文明,留住美好的乡村文化记忆,着力乡村文化的重塑。
主办单位:市委宣传部
答复要点:
您提出的关于在精准扶贫中着力乡村文化重塑的建议已收悉,首先感谢您对我市乡村文化工作的关心.您在建议中对我市在精准扶贫中着力乡村文化重塑方面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将会在今后工作中逐步加以宣传引领付诸实施。
一、高度重视,造势宣传
我部高度重视,由分管领导带领部机关人员下到部精准扶贫村(户)进行调研,先后制定下发了《乐平市脱贫攻坚宣传工作方案》,利用各新闻媒体,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系列讲话精神,宣传中央、江西省、景德镇市和乐平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和《江西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等各项政策措施,宣传各级党委政府关于精准脱贫攻坚重点工作和具体措施。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站、微信网络平台、宣传栏、广告版等宣传资源及时推出动态报道。据统计,截止目前,报纸、电视、网站、微信网络平台等共同刊播60余篇。
二、沉到基层,大力宣讲
为进一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
上一篇:市政协六届五次会议提案
下一篇:【关注—来自景市“两会”现场的报道】潘赛新:开通景乐城际公交 推动景乐一体化
Copyright 2010 www.lpzx.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西省乐平市委员会 版权所有  备案号:赣ICP备2023000410号-1
主办单位:政协乐平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乐平信息港  最佳浏览分辨率:1024*768
通信地址:江西省乐平市东风北路新行政大楼八楼政协 邮编:333300 联系电话:(0798)6832212 传真:(0798)7105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