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人:况庆雷(科技界) 联名提案人:张新华(九三学社界) 内 容: 化学工业对于改进工业生产工艺,发展农业生产,扩大工业原料,巩固国防,发展尖端科学技术,改善人民生活以及开展综合利用都有很大作用,它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和全人类的衣、食、行,都离不开化学和化工产品。近年来有许多负面信息,把化学工业给大大妖魔化,人们似乎患上了“化工恐惧症”“化工焦虑症”。公众容易将化工生产与环境污染联系起来,“谈化色变”的现象日益突出。这些也已成为制约乐平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建议: 加强对公众的化工科普传播,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让人们认识到化学工业的重要性。要通过政府部门、专家学者、社会组织、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媒体的共同努力,联合全市的力量,让绿色、安全、可持续的化工形象深入人心;通过持续不断改善化工舆论生态,培育理解化工、尊重化工、从事化工的环境,营造爱生活、爱化工的良好社会氛围,构筑园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让园区为全市社会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和途径: 1、有关部门要与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江西省化学化工学会等行业、学术组织取得联系,寻求支持,借助国家和省级行业、学术组织的力量进行广泛宣传。 2、宣传途径:一是利用大众媒体宣传普及,广泛运用电视、报纸、广播、网络、手机短信、微信公众平台等渠道定期不定期进行宣传普及。二是利用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居民小区、村级宣传栏进行宣传普及。
第19号提案
案 由:关于尽快启动修编乐平地名志的建议 第一提案人:彭建光(中共界) 联名提案人:何建波(特邀) 内 容: 地名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地名的灵魂,我市地名文化资源丰富,内涵底蕴深厚,是我市民俗、地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国以来我市于1984年编纂了第一部地名志,它比较完整、系统地介绍了我市当时地名的规范书写形式和标准读音,全面、准确地反映了乐平常用地名的特点、渊源及沿革,为党政机关、市直单位、乡镇等单位和市民日常生活使用地名提供了可靠依据;为广大地名爱好者及读者了解乐平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概况和特点提供了极大方便。 三十多年来,乐平市的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齐头并进,国道、省道、县道、城市道、乡村道、高速路等四通八达,便捷快速。仅是城区建成面积已由当年5—6平方公里到现在的近20多平方公里,新增道路、巷道、桥梁、公园、标志性建筑等等不计其数,更换、更替地名也不少。甚至一些地方因拆迁、功能更换导致地名自然消失。地名承载了丰富的地域文化内涵,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快速推进,大量新地名不断产生,老地名不断消亡,新编乐平地名志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建议: 修编地名地工作是一项浩大的文化工程,该项工作周期至少需要3—5年,希望相关部门牵头各乡(镇)、街道,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尽快启动编修新一轮乐平地名志工作。
第20号提案(2件合并)
案 由:关于重视和加强我市职业教育发展的建议 第一提案人:张 佳(青联界)、孙黎明(特邀界) 内 容: 目前我市职业教育主要问题有:职教观念落后;办学条件简陋;师资力量薄弱;资金投入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