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政协概况
政协领导
政协要闻
政协委员
视察调研
工作动态
文史资料
文件规章
理论园地
文化艺术
议政建言
重要建议
提案精粹
委员大会发言
重要建议
当前位置:
首页
>>
议政建言
>>
重要建议
>>
正文
六届二次会议提案汇编
发表时间:18年01月08日 浏览次数:
作者: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途径。历届江西省班班通教育资源应用大赛活动及教学点数字资源全覆盖活动中我市都有教师代表景德镇市参赛,并获得一二奖;历届江西省优秀教学资源评比活动中,我市都有几十位老师获得课件、论文、微课、录像课一、二、三得奖;2016年教育部组织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我市教师晒课1553节,推荐优课98节,获部级优课6节、省级优课34节。
三是创新网络学习方式,实现“互联网+学习”。城区小学利用寒暑假集体备课,形成共案,乐平一小在学校“数字校园软件平台”资源备课中心的教学资源库中,上传了小学一至五年级全册教案与课件共两套,包含语数英学科,供老师们备课使用。教师下载后经过修改成为自己的个案。
四是充分利用网络设备,实现“互联网+服务”。全市现有 21所学校开设了校讯通,实现家校沟通,教育互动,让学校、家长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更加便捷。
第38号
案 由:关于规范教育事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建议
提 案 人:童志忠、刘燕玲
内 容:
近年来,我市教育中高考分数虽得到较大提高,但教育现状颇受人诟病,使人发生深刻思考,我们到底是随波逐流,以考试分数甄选为唯一衡量标准来作为教育的基石,还是真正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客观看待分数,以培养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综合高素质人才为目标。
我市教育的基本现状:全市在校中小学生十几万人,当前的教育模式全部围绕中考和高考开展,以中、高考为指挥棒,以获得考试高分为唯一目标,尤以城区中小学校为甚,孩子被逼或“自愿”参加各种形式的补课相当普遍。语文、数学、英语等等各类补习班应有尽有。
我市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孩子就像考试机器,缺乏生活基本技能。随便去哪所学校走走,孩子们的书包都是超重的,里面除正常的课本外,各类练习册,学习资料应有尽有,孩子们的家庭作业每天晚上十点以后才完成非常普遍,不仅不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也拖累了孩子父母,甚至爷爷奶奶。更严重的是,由于孩子基本把全部时间都放在了上课和作业上,导致没了时间学习生活技能,甚至连最起码的生活技能都不会,像煎蛋炒菜、洗衣做饭,帮父母分担劳动,孝顺父母等需要从小培养的优良传统美德,根本没有时间来考虑,反而还需要家长为了他们的“学习”提供无微不至的服务。
2、教师师风师德受损,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由于过分看重考试分数,太随大流,导致不少教师,甚至学校看到了“商机”,将心思从开展正常教学移到了如何挣钱上去。于是,有偿补课、家庭辅导、布置书店作业等以学习为幌子的层出不穷的挣钱行为变得非常普遍,以至于“学校不收学费改为收补课费了”成为坊间唠嗑和广大学生家长的无奈!孩子除了学习就是交钱,特别是那些家庭并不富裕,生活甚至还比较困难的家庭,更是痛彻心扉。懂事的孩子们看在眼里,无助在心里,于是心理健康问题随即衍生。
3、大大破坏教育形象,学生家长有苦难言。以某几千在校生的学校为例(请恕不公开点名),今年上半年学费不到300元,但半个学期下来,据不完全统计,平均每个学生却要交补课费、指定作业费(指定某书店某练习册某页至某页某天交来批改)、指定学习资料订购费等近千元,最多的达万元!这些教师和学校俨然已成为榨取学生家长血汗的机器,而学生家长为了孩子的“明天”却只能逆来顺受,“微笑着”强忍几年!
4、教育配套设施比较落后,教具种类少,幼儿园玩具比较少,每个班级人数比较多,而且还是开风扇没安装空调。学校管理体系不完善,老师上班积极性不高。
建 议:
1、以适应社会为前提,让素质教育进校园。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指导思想,即服务社会和适应社会、传承传统美德
|<<
<<
<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
>>
>>|
上一篇:
市政协五届六次会议重点提案
下一篇:
市政协六届六次会议以来提案汇编
各地政协网站
北京政协
吉林省政协
天津政协
河北政协
山西政协
内蒙古政协
辽宁政协
黑龙江政协
上海政协
浙江政协
安徽政协
福建政协
江西政协
山东政协
河南政协
湖北政协
湖南政协
广东政协
广西政协
海南政协
重庆政协
四川政协
贵州政协
云南政协
西藏政协
陕西政协
甘肃政协
宁夏政协
青海政协
新疆政协
沈阳政协
大连政协
长春政协
哈尔滨政协
南京政协
杭州政协
宁波政协
厦门政协
济南政协
青岛政协
武汉政协
广州政协
深圳政协
成都政协
西安政协
民主党派网站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中国民主同盟
中国民主建国会
中国民主促进会
中国农工民主党
中国致公党
九三学社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
推荐网站
中央人民政府
人民网
新浪网
中央电视台
新华网
凤凰网
Copyright 2010 www.lpzx.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西省乐平市委员会 版权所有 备案号:
赣ICP备2023000410号-1
主办单位:政协乐平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乐平信息港 最佳浏览分辨率:1024*768
通信地址:江西省乐平市东风北路新行政大楼八楼政协 邮编:333300 联系电话:(0798)6832212 传真:(0798)7105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