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创新引领 促进结构调整
着力培育乐平中小工业企业发展壮大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工业经济工作,促进了全市中小工业企业健康发展。如何培育乐平中小工业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一直是我们关注与思考的课题。为此,我们对全市中小工业企业现状、存在问题进行了详实的调研。
一、乐平中小工业企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据统计,乐平市中小工业企业占全市工业企业的90%以上。这些中小工业企业分布在我市精细化工、生物医药等五大支柱行业中,是我市工业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市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7家,属中小工业企业的有112家,2018年共实现工业总产值315亿元,同比增长19.31%,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83%。2018年我市中小工业企业运行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中小工业企业效益显著。全市工业企业实现税收16.86亿元,同比增长81.5%,较去年同期提高77.1个百分点。一些重点中小工业企业效益提高明显,企业产品销量和价格继续保持较大幅度增长态势。(2018年东风药业完成税收1368万元,同比增长121.7%;金山锦溪商砼完成税收1199万元,同比增长114.5%。)
2、支柱产业中的中小企业迅速发展壮大。近年来,我市已形成了精细化工、生物医药、矿产建材、机械制造、绿色食品及光伏能源、电子信息“5+2”产业发展体系,其中精细化工获得“江西省工业示范产业集群”荣誉称号。这些支柱产业中的中小工业企业有些逐步发展成大型工业企业。如天新药业从年产值几千万发展为近30亿元的大型工业企业,并获2018年江西民企百强54位、江西民企制造业百强30位和乐平市首个税收过10亿元企业。
3、中小工业企业培育成效显著。2017年我市建鸿铜业、昌盛钙业、嘉龙米业等14家工业企业被培育成规上企业, 2018年我市已有黎光米业、创远建材等5家企业实现小升规,2019年2月份还将有双田何定洪等企业申报小升规,中小工业企业数量显著增加,为我市工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我市中小工业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产品科技含量少。据统计,我市大多数中小工业企业为传统型企业,科技型企业极少,且规模偏小,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弱。
2、企业人才缺乏。大多数中小工业企业科技人员比例较低,普遍低于15%以下,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的人才缺乏,熟练工人短缺严重,招收技术工人困难。
3、企业融资困难。我市70%以上中小工业企业存在融资困难现象。特别是一些中小化工企业,由于规模小,负债高,实力弱,信用等级偏低,难以进入金融机构信贷门槛。
三、培育壮大中小工业企业发展的对策意见
1、加快创新驱动。加大科技投入,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实施创新激励政策,对新获国家、省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的企业,分别给予适当奖励。加快培育壮大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全面增强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创新驱动力。
2、促进结构调整。鼓励通过转型升级、兼并重组等方式对园区内化工企业进行优化配置,使园区化工企业数量做减法,经济总量做加法。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一批能耗低、附加值高的项目,储备一批发展前景好、科技含量高的后备项目。积极对接景市“3+1+x”产业体系,争取在航空、汽车等产业零配件链条上占有“一席之地”。
3、优化发展环境。要在深化“放管服”改革上持续发力,拿出更加务实有力的举措,千方百计解决好企业税负、融资成本等企业负担问题,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保障。相关责任单位要在联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上持续发力,着重打造“四最环境”,切实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开展好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全面提升为企服务水平。
4、夯实人才支持。建议市政府协调相关部门,通过委培、校企合作等方式,解决企业技术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