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政协概况 政协领导 政协要闻 政协委员 视察调研 工作动态 文史资料 文件规章 理论园地 文化艺术 议政建言
议政建言
提案精粹
委员大会发言
重要建议
当前位置:首页>>议政建言>>正文
六届三次会议提案汇编
发表时间:19年03月05日   浏览次数:   作者:
政协提案委
内      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到人民福祉,民族未来。乐平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区域,境内乐安河为鄱阳湖五大入湖水系之一,是生态敏感区和全省重要水源保护区之一,肩负着保护生态环境,送下游一江清水的重任。
当前存在的问题:
  1、新型环境污染风险增加
地表水、大气、土壤等环境污染问题多年来呈现区域化、复合化特征,短期内环境质量改善难度较大,在历史遗留问题尚未得到完全解决的情况下,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新型污染因子的污染风险增加。
2、跨界区域环境治理压力较大
乐平市面积小人口多,环境承载能力较弱,传统化工企业污染问题没有整改到位,乐安河流域水污染问题突出,饮用水源地受上游污染威胁,没有备用水源地,应对突发环境事件能力不足。
  3、监管能力和制度保障有待加强
   环保监管工作任务重,在资金保障、人员编制、能力建设等方面尚不能匹配工作需求,资源能源高效集约利用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制度尚未建立健全,生态文明绩效考核机制力度还不够,绿色市场引导机制不够成熟。区域内资源、环境、经济等方面的政策保障不充分,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财税、投融资政策还不完善,创新机制尚未形成。
  4、生态思维方式未成主流
一是生态文化的普及不够。居民和企业“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观念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生产和生活中的生态思维和行为方式尚未成为社会主流,损害生态环境的现象时有发生。有关部门对生态文化建设“抓什么、怎么抓”还不十分明确,对生态文化的宣传形式单一,对损害生态环境行为的处罚力度仍不够。二是特色文化保护与传承不足。缺少对民俗文化、耕读文化等价值的延伸。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与开发力度薄弱,传统文化的内涵挖掘和文化创意产业开发较滞后。三是生态新文化品牌打造力度不够。缺乏有影响力的文化标识、策划和营销活动,没有形成有影响力的区域文化品牌。
建     议:
  1、强化问题导向,努力补好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短板
  一是加大环境违法企业的执法力度。依法对环境违法企业给与行政处罚和刑事追责,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环境违法犯罪成本。二是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精细化监管。通过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流量双控制,促进企业产业能级提升,切实从源头控制和减少污染排放;加快实施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继续推动建筑工地扬尘治理监测、餐饮油烟治理在线监测。继续探索其他环境管理权限下放的方式和机制,充分发挥街镇和村居基层力量,建立有效的环境问题发现-处置-反馈机制,提升环境监督管理时效。
  2、强化能力导向,不断完善区域环境安全保障体系
一是推进监测预警体系建设。进一步健全对水、大气、噪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的运行维护机制;不断完善水环境监测网络建设,逐步建立街镇监测负责制,有效落实街镇环境质量主体责任。二是提升环境信息化管理能力。把各类信息化管理系统整合到一个综合平台上,实现各个环境管理要素信息的互联互通,并加快移动执法系统建设,以提高环境执法效率。三是运用互联网+思维,借助市场力量推动企业环境治理。鼓励第三方企业建立环境治理大数据平台,实现环境治理需求方和环境治理技术提供方的有效对接,提高污染治理效率和水平。
  3、加大社会动员力度,提高全民生态文明意识
  拓宽渠道,搭建平台,将文明创建、普及生活垃圾分类处置等生态文明工程作为重要抓手和重要载体,广泛开展绿色家庭、绿色社区、绿色机关、绿色服务机构等创建活动;以“以人为本”的观念广泛宣讲破坏环境和非生态生活方式对人类的危害性,严厉惩处危害生态环境的行为,加大社会动员力度,引导公众积极践行绿色生活,逐步形成生态环保的行为方式。
主办单位
上一篇:市政协第六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提案汇编
下一篇:政协乐平市委员会六届四次会议提案
Copyright 2010 www.lpzx.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西省乐平市委员会 版权所有  备案号:赣ICP备2023000410号-1
主办单位:政协乐平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乐平信息港  最佳浏览分辨率:1024*768
通信地址:江西省乐平市东风北路新行政大楼八楼政协 邮编:333300 联系电话:(0798)6832212 传真:(0798)7105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