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政协概况
政协领导
政协要闻
政协委员
视察调研
工作动态
文史资料
文件规章
理论园地
文化艺术
议政建言
议政建言
提案精粹
委员大会发言
重要建议
当前位置:
首页
>>
议政建言
>>
正文
市政协六届四次会议提案汇编
发表时间:20年07月06日 浏览次数:
作者:
轻中小学生负担的建议”提案收悉,现回复如下: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人大、政协的监督和指导下,我市基础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尤其近几年国家、省和市都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力度,“两免一补”、助学、奖学政策,城乡布局结构调整,推进区域义务教育均衡等系列措施,为我市教育快速稳健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条件,我市中小学校无论硬件建设还是软件建设都取得了长足发展。“规范办学行为,提高教育质量,依法治校,规范管理,注重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一直是我们教育工作永恒的工作主题。
由于升学、就业等现实的压力,家长对子女期望值较高及攀比心理等,社会公众舆论对学校的评价基本还停留在考试成绩上,学校为了“声誉”采取加班加点的不当方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已成为近年来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突出问题,“减负”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而长远的任务,迫切需要制度创新加以解决。为此,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了工作:
一、端正办学思想,提高对“减负”的认识 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相关文件,领会教育政策,从根本上转变我市全体教职工的教育观念,端正教育思想,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增强每位教师高度的教育责任感,充分认识到“减负”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感。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
二、组织落实,责任落实学校成立减负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担任,中层领导分兵把口,要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有关“减负”工作要求和规定,完善各项督导制度,把“减负”工作纳入学校的目标管理。
三、规范办学行为,保障“减负”工作的实施。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开好各科课程,规范课程设置,严格执行教学计划,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不订规定以外的一切教辅材料。严格遵守作息时间,控制学生在校时间和周活动量,学生不得提前到校,不得延长在校时间,不许占用学生的课间、午间、休息时间、节假日。充分利用活动课,大课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保证学生每天体育锻炼的时间达1小时。学校不得采取考试、测试、面试等形式招收学生,不得以各种竞赛成绩、奖励、证书作为招生入学的依据,不得附加条件接受或者拒绝接受适龄儿童、少年入学。不向初中学校下达升学指标,不将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和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严格控制作业量。继续执行一、二年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三年家庭作业量不超过30分钟,四、五年家庭作业总量不超45分钟,并提倡不留家庭书面作业。适当布置趣味性、时间性强的家庭作业。
四、规范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中考招生体制。中小学不得采取考试、测试、面试等形式招收学生,不得以各种竞赛成绩、奖励、证书作为招生入学的依据,不得附加条件接受或者拒绝接受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县级以上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也不得向初中学校下达升学指标,不得将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和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改革中考招生制度,加了大向农村倾斜力度。
五、加强中小学生用书管理。我市中小学严格按照我省教育部门公布的《中小学用书目录》选用教材,同一课程只能选用一本教科书,不得组织、推荐学生集体购买习题集、练习册等应试材料。任何部门、团体、学校和个人都不得滥编、滥发、乱用教辅资料,不得向学生摊派练习册、习题集、考试卷及课外读物。学校在每学期开学报到时必须将教材选用情况进行公示,接受学生和家长的监督。
六、家校结合,共同做好“减负”工作。我们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向社会、向家长宣传教育改革的形势、任务,使家长明确“减负”的目的、意义,并且支持学校“减负”的一些做法。在家
|<<
<<
<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
>>
>>|
上一篇:
市政协六届五次会议提案
下一篇:
【关注—来自景市“两会”现场的报道】潘赛新:开通景乐城际公交 推动景乐一体化
各地政协网站
北京政协
吉林省政协
天津政协
河北政协
山西政协
内蒙古政协
辽宁政协
黑龙江政协
上海政协
浙江政协
安徽政协
福建政协
江西政协
山东政协
河南政协
湖北政协
湖南政协
广东政协
广西政协
海南政协
重庆政协
四川政协
贵州政协
云南政协
西藏政协
陕西政协
甘肃政协
宁夏政协
青海政协
新疆政协
沈阳政协
大连政协
长春政协
哈尔滨政协
南京政协
杭州政协
宁波政协
厦门政协
济南政协
青岛政协
武汉政协
广州政协
深圳政协
成都政协
西安政协
民主党派网站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中国民主同盟
中国民主建国会
中国民主促进会
中国农工民主党
中国致公党
九三学社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
推荐网站
中央人民政府
人民网
新浪网
中央电视台
新华网
凤凰网
Copyright 2010 www.lpzx.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西省乐平市委员会 版权所有 备案号:
赣ICP备2023000410号-1
主办单位:政协乐平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乐平信息港 最佳浏览分辨率:1024*768
通信地址:江西省乐平市东风北路新行政大楼八楼政协 邮编:333300 联系电话:(0798)6832212 传真:(0798)7105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