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政协概况 政协领导 政协要闻 政协委员 视察调研 工作动态 文史资料 文件规章 理论园地 文化艺术 议政建言
议政建言
提案精粹
委员大会发言
重要建议
当前位置:首页>>议政建言>>正文
市政协六届四次会议提案汇编
发表时间:20年07月06日   浏览次数:   作者:
治志愿服务,捐资捐物、投工投劳新农村建设超过3000万元;是乡风文明的传播者,组织参与50多场宣讲活动,率先示范,移风易俗,推动新文明进入千家万户;参加全市“学雷锋”等志愿者活动20多场,带动新时代风尚进入美丽宜居乡村。是乡村治理的战斗员,120多名学员先后进入村级“两委”班子,带动农民增收奔小康,极大地提升了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是脱贫致富的主力军,全市乡村大学生仅在近两年就对接146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覆盖面超过全市当年减贫计划的70%,带动每户贫困户年均增收4000元以上。
二、突破“如何抓”的难点,“三个同步”推进农村人才培养
人才先行,培养是基础。我市将“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作为“人才先行”的重要抓手,坚持“大工程”理念,“大改革”谋略,纳入“大发展”格局,以“三个同步”扎实推进:与抓好乡村人才供给侧改革同步谋划,与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同步落实,与打造现代化赣东北明珠同步推进,先后印发《“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实施方案》《扶持“一村一名大学生”创新创业若干意见》《做好“一村一名大学生个十百千万工程”工作意见》,《“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品牌建设实施方案》,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压实责任、共识共为,初步形成“市委牵头、政府推进,部门联动、镇村落实”的工作推进格局,探索出一条齐心协力抓“工程”、千方百计育人才、深化改革创品牌、城乡融合促振兴的新型人才培育模式。
三、谋划“怎么带”的布局,“三大平台”服务农村“双创”
人才先行,带动很重要。为保障乡村人才创新有路、创业无忧,我们重点打造了“三个平台”:
首先建好“协会”硬平台,让“双创”有组织。以 “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为主体,在全省率先注册并组建乡村大学生创新创业协会,按照政治建会、制度立会、民主办会、创新强会等思路,不断规范,逐步壮大,做到有章程、有机构、有经费、有场所、有人员,建起了党群服务中心,较好地带动了687名“一村一名大学生”和1300多名会员投身乡村振兴。
其次搭好“机制”软平台,让“双创”有保障。建立定期协调调度和督查考核奖惩等机制,明确市委原农工部总协调、总调度和总督查,做到每月听取汇报、调度情况,每季度专题研究、解决问题,将服务乡村大学生创新创业情况纳入乡镇街道和单位部门年度绩效考核,有力地保障了乡村大学生招得进、学得好、用得上、留得住。
第三用好“实体”大平台,让“双创”有载体。安排扶持基金和奖励资金,建成2000平方米全省第一家农创园和“乡村大学生之家”,挂牌认证2个院士工作站、一个400亩产业基地、15个实习示范基地和300个村级服务联系点,组建科技协会、技术专家库、创业导师团队和信息交流平台,举办10期电商培训和创业论坛,带动乡村大学生创新创业。
四、创造“干啥用”的条件,“六个优先”实现才尽其用
人才先行,用好是关键。我们明确“六给六优先”创造优良环境:给政策,优先落实乡村大学生返乡创业涉农优惠政策;给项目,优先安排有实体的乡村大学生申报产业发展项目;给资金,优先拨付财政奖补资金,先后投入3000万建成电大“一村一”新校区,安排各级财政性奖补资金4000多万元,通过“财政惠农信贷通”为251家企业解决贷款5000多万元;给激励,明确参照全市“人才10条”优先兑现激励奖励措施,实行跟踪服务,做到人尽其才;给平台,优先推荐优秀学员到村级“两委”班子、农技推广、就业培训等岗位;给空间,优先考虑学有所长的乡村人才参加专升本、继续教育和进修培训等深造发展。
五、构建“争上游”的格局,“两个协会”营造良好氛围
我市因势利导,试行竞争机制,鼓励大学生成立产业协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2016年6月30日和2016年7月7日由两位优秀大学生分别发起成立了“乐平市农民大学生创业
上一篇:市政协六届五次会议提案
下一篇:【关注—来自景市“两会”现场的报道】潘赛新:开通景乐城际公交 推动景乐一体化
Copyright 2010 www.lpzx.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西省乐平市委员会 版权所有  备案号:赣ICP备2023000410号-1
主办单位:政协乐平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乐平信息港  最佳浏览分辨率:1024*768
通信地址:江西省乐平市东风北路新行政大楼八楼政协 邮编:333300 联系电话:(0798)6832212 传真:(0798)7105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