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由: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呵护人民生命健康的建议 第一提案人:农工民主党乐平支部(联系人:童萍)黄建松 (界别: 特邀界)王朝甘 (界别: 医药卫生界) 内 容: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医药事业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中医药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医药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绩。近年来我市全面有序发展中医药事业,推进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和专科医院开展中医临床科室和中医药房建设,构建融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于一体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基层基础逐步夯实。全市市乡两级医疗机构共有中医人员344名,中医药人员439名,人才队伍有所壮大,服务能力稳步提升,依托中医院为我市适宜技术推广基地的技术培训有序推进。 同时我们也看到,我市中西医并重方针仍需全面落实,遵循中医药规律的治理体系亟待健全,中医药发展基础和人才建设还比较薄弱,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总体数量不足、老龄化严重,中药类人员专业化水平低,中药材质量良莠不齐,中医药传承不足、创新不够、作用发挥不充分,中医特色治疗不突出,迫切需要进一步落实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采取有效措施逐步解决以上问题,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进一步呵护好我市人民生命健康。
建 议: 第一、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以中医医院和其他医疗机构中医科室为骨干,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融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于一体的中医药服务体系,提供覆盖全民和全生命周期的中医药服务。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规范中医医院科室设置,健全评价和绩效考核制度,强化以中医药服务为主的办院模式和服务功能,建立健全体现中医药特点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大力发展中医诊所、门诊部和特色专科医院,努力实现全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置中医馆、配备中医医师。 第二、逐步彰显中医药在我市疾病治疗中的优势。加强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做优做强骨伤、肛肠、儿科、皮科、妇科、针灸、推拿以及心脑血管病、肾病、周围血管病等专科专病,及时总结形成诊疗方案,巩固扩大优势,带动特色发展。建立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中西医会诊制度,将中医纳入多学科会诊体系,更好发挥中医药在流感等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治和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中的作用。 第三、强化中医药在疾病预防中的作用。结合我市实施健康乐平行动和建立完善我市老年健康服务体系,促进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升级。大力普及中医养生保健知识,推广体现中医治未病理念的健康工作和生活方式。 第四、提升中医药特色康复能力。促进中医药与现代康复技术融合,发展特色康复医学,实现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提升。依托现有资源布局中医康复中心,加强中医医院康复科建设,在其他医院推广中医康复技术。针对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和伤残等,制定推广一批中医康复方案,大力开展培训,推动中医康复技术得到广泛运用。 第五、大力推动中药质量提升和产业高质量发展。鼓励发展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强化中药材道地产区环境保护,严格管理农药、肥料等农业投入品的使用,禁止在中药材种植过程中使用剧毒、高毒农药。倡导中医药企业自建或以订单形式联建稳定的中药材生产基地,推进中药企业诚信体系建设,落实中药生产企业主体责任。强化中成药质量监管及合理使用,加强上市产品市场抽检,严厉打击中成药非法添加化学品违法行为。 第六、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支持高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