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21家,部分企业规模较小,设备老化,安全基础薄弱,安全监管压力大。三是人才匮乏的问题日益突出,园区企业现有技术骨干老龄化严重,极度缺乏具有化工基础的操作工、技术人员以及高端的研发人员,园区企业普遍存在招工难问题。四是企业融资难问题依旧存在,缺乏相应的融资平台建设。
建 议: 1.进一步破解产业发展瓶颈,拓宽化工产业发展空间。为破解用地紧张落地难问题,我市自今年4月份全面启动园区调区扩区工作,扩大塔山园区发展范围,现已到冲刺阶段。各单位部门要主动担当作为,明确分工,密切配合,全力准备好扩区调区工作中所需各项具体事宜,形成工作合力。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加强与上级部门衔接沟通,全力以赴推进各项工作。通过园区扩区调区,争取用地指标向塔山倾斜,满足化工企业发展需要。同时,加快依法整合优化园区不良化工产业资源,对园区内产能落后、资不抵债或闲置多年的企业进行兼并重组,通过兼并收购、股权转让、融资融券、债转股、合资合作等方式,依法取缔一些僵尸企业,盘活园区土地资源,充分利用置换出的土地资源和能耗指标,为园区发展拓展空间。 2.进一步创优体制机制,充分发挥产业链链长制度优势。为加快产业发展,我市已出台产业链链长制度。要扎实推动制度落地生根生效,落实好精细化工及生物医药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机制,充分发挥链长制工作推进、决策咨询和议事协调体系作用,优化化工产业链布局,稳定产业链供应链,通过平台载链、招引补链、龙头带链、创新强链、协同扩链等多种方式,严把新上化工项目关,提高准入门槛,积极引导企业实施技改行动,大力帮助落户项目早开工早建成早生产,打造出更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着力形成我市化工产业链发展新格局新气象,积极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3.进一步育才引才引智,增强对主导产业科技支撑。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发展、产业做强的关键所在。现阶段园区化工企业人才紧缺,要加大力度宣传园区用工待遇和工作环境,对中低端化工人才,积极与教育、就业、乐平职业技术学校等部门以及高校对接,探索提前办学、异地办学、定向培养等方式,开展校企合作,为园区定向培养化工类人才,逐步解决园区企业化工专业人才短缺的问题。对中高端化工人才,建议从子女教育、安家落户、人才公寓、税收等方面制定人才优惠政策,增加人才引进的吸引力,帮助企业吸引相关人才进入园区。鼓励和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积极对接外地江浙沪等先进科研单位,探索跨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新模式新机制,改进和优化产品工艺路线,提升产品品质,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4.进一步补齐发展短板,增加产业园区规模效应和聚集效应。支持现有企业做大做强,注重引进相互渗透、产业关联度高的上下游产业,形成有效的产业链。进一步营造园区集群创新发展环境,硬件层面上努力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配套生产服务设施,集中供应蒸汽、扩大物流仓储、打造绿色和高质量的园区环境等;软件方面搭建园区良好的信息、服务、融资平台,加强彼此间的交流合作,提高园区的创新活力和创新效率,充分发挥融资平台在园区建设、企业融资,企业经济周转、资本运营等方面的主体作用,解决园区企业发展融资难问题,逐步打造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专业技术服务,转化科研成果。 5.进一步巩固园区环境整治成果,增强主导产业发展后劲。园区环境质量,是决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继续推进园区污染治理,一是严管重罚,强化园区治理。对园区企业在耐心宣传教育的基础上,对违法排污企业将实行严管重罚,严格依法行政,该罚的坚决罚。二是积极探索科技监管的途径,充分应用废水、废气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