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信息技术的市场商贸人才培训,推进大数据与商贸的深度融合。
政协乐平市委员会六届四次会议
第100号
案 由:关于规范我市家政服务的建议 提 案 人:王静 内 容: 近几年,我市居民对钟点家务工,住家婴儿看护,老年人护理服务等需求不断提升,家政中介机构数量快速增长,但是中介机构的服务质量却没有同步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绝大部分中介机构经营模式单一,各机构主要担任“中间人”的角色,收取中介费和管理费盈利,家政服务合同由从业人员和雇主双方签订,有些也会签订三方协议,明确各方的权利义务,但其约束力并不强。一旦出现纠纷,家政中介机构也只是采取粗暴简单的“换人”来缓解矛盾,或者压根没有后续的服务保障。 2.从业人员良莠不齐,我市家政服务从业人员大都来自农村,整体受教育水平较低,服务意识淡薄。很多家政公司对从业人员设的门槛太低,尤其是那些未经工商注册的家政中介,有的会引导服务人员做假的健康证,有恶习甚至“前科”的保姆依旧会被推荐出去。这些滥竽充数的服务人员和家政中介严重影响了家政行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保姆不少,但要找一个满意的却很难”的现象。 3.家政从业人员的培训期待突破。家政并不是个简单的职业,不仅对服务人员掌握的专业技能有要求,而且还要有职业道德和品行方面的基准。我市大部分家政从业人员基本没有受过专业的岗前培训。 建 议: 1.明确家政服务中介行业的主管部门职责,可组建人社、市场监管、民政、公安、家政行业协会等单位联席会议,区分市场上自营和中介型家政服务企业,针对中介服务项目开展不定期专项检查,对于提供中介服务而未获得相关资质的“黑中介”依法予以处理。 2.提高对家政服务中介机构从业标准的设置条件。建议对家政服务中介机构设定提出硬件标准,如投资人的资格审核、营业面积、管理人员的素质等;具有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培训制度,不能让家政中介就是“租一间房,买一张桌”的行业。 3.从政府服务角度为家政服务人员提供必要的技能培训,全面提高家政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督促家政服务机构在日常管理中加强与客户的互动,设立电话、微信等平台的随机回访制度,开展家政服务行业等级评定,建立“红黑榜”制度,并在特定范围内予以公告,对于不诚信的家政服务机构坚决将其清退出市场。 4.尝试将家政服务行业和精准扶贫工作对接。定向招收对口帮困扶贫地区人员,经培训后取得相关资质,提高其劳务技能,增加收入来源。 家政服务业作为一个朝阳行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的确存在很多不成熟不完善之处,但是只要我们直面问题,所有的挑战都会是发展的机遇。 主办单位:乐平市人社局 答复要点: 家庭服务业是以家庭及其所在社区为服务对象,以满足家庭生活或社区事务对劳务的需求,及优化家庭赖以运转的社区环境为目标,对整个家庭运转和家庭发展具有直接、重要的公共影响的服务业。家庭服务业包括家政服务业、部分社区服务业、病患陪护服务业、养老助残服务业、家庭外派委托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