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密切联系,并在联合举办展览、赛事或学术研讨会,组织创作培训,开展普及教学,服务社会以及拓展文化市场等方面给予大力的扶持和帮助。同时会大力支持“中国书法之乡”建设,对于成绩显著的申报地区,中国书协将给予表彰和奖励,并在申报各项展览承办权时给予一定的优惠和支持。
政协乐平市委员会六届四次会议 第47号提案 类 别:2-29 案 由:关于加大对文化研究和文艺创作扶持力度的建议 第一提案人:蒋良善 (界别:文艺界 通讯地址:凤凰世纪华城10栋一单元201室 联系电话:13647987148) 内 容: 近年来,特别是在习近平总书记召开首都文艺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之后,党和政府对文学艺术创作及文化研究的扶持力度空前,国家和各省市相继出台了艺术基金等相应的扶植政策,我省如九江市也出台了扶植与奖励政策,南丰县更是成立了财政拨款的专门机构——地方文化研究中心。乐平虽然也有历代名人研究会和各文艺协会等组织和团体,且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创作实力,但是,政府对这一方面的政策和财政投入力度比较薄弱,扶植政策方面是空白,奖励上则只有上世纪九十年代设立的基本上是象征意义的“优秀文学艺术成果奖”,近两年还出现了中断状态。名研会虽然有部分资金,但远远不够。乐平的研究和创作人员,基本上是出于个人爱好进行业余研究与创作,且与外界的交流缺乏,视野不够开阔,水平也得不到提高,缺少文化战略的高度,后备人才也比较缺乏,所以,缺少有重大和广泛影响的研究成果以及文学艺术创作成果。 建 议: 一、加大文化研究成果和文学艺术创作的奖励力度,促进研究成果和文艺作品质量的提高。 二、出台相关的扶植政策,激励人们对繁荣乐平文化研究和文艺艺术创作事业的热情。 三、在名研会的基础上,设立专业化的地方文化研究机构,让人员更专业,鼓励文学艺术创作者深入生活,催生出有重大影响的研究成果和文艺精品。
政协乐平市委员会六届四次会议 第48号提案 类 别:2-30 案 由:关于积极引导民间力量促进古建筑保护的建议 第一提案人:石崇峰(界别:无党派 通讯地址:乐平市镇桥镇政府 联系电话:15879487621) 内 容: 乐平历史上是一个人文昌达的地方,自宋代以来,世代不乏达官、望族,特别是明清时期更是达到了鼎盛。明清时期的乐平社会安定,经贸繁荣,百姓中富足殷实者大有人在,富足者多置田地,兴宅院。现存我市各乡镇、村落的老房屋大多是明清盛世兴建的遗产,也有一部分民国的古建筑,乐平古建筑的风格以徽派建筑为代表。 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功,极大地提升了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特别是富起来的农民普遍都住上了现代化的楼房,早就搬出了老房子。老房子大多空置,要么变成了杂物屋,要么变成了牛栏屋,大多无人经管,破漏了没人管,屋塌了不过问的情况很普遍。前些年偶有生意人有意出价整屋盘下,拆后运走的,屋主大多贪一时小利,草率变卖的并不鲜见…… 种种现象表明,乐平古建筑的现状堪忧,古建筑的保护需要创新方法,探索新的保护方式,引入新的保护力量,一句话,光靠政府的力量显然是不够的,因为其实先见之士对古建筑保护(现在已有人在倡导古村落保护)呼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