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乐平洄田乡柴家庄屋下村人。1929年,我十三岁的时候,就离开了自己的家乡,到景德镇随着舅舅在华德瓷厂当学徒。当时,这个厂里就有我们党的地下工作者,他们经常宣传:“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方志敏领导的红军就是共产党的部队,专门打富救贫,为劳苦大众求解放的,大家都去当红军吧!”在他们的鼓动下,1930年4月,我回到家乡就报名要求参加红军。那时,我村里已经成立了苏维埃和赤卫队,于是,他们把我送到弋阳九区的邵家畈,参加了红军独立第一团。那时,沿途都有接待站,群众送茶送饭,热情得很。那一次和我同去的共有70多个人,数我年纪最小,只有14岁。
1930年7月,红军独立团扩编,成立了红十军,我被派到军部政治部副主任朱行林同志身边当勤务员。由于我小时候读过两年私塾,所以当勤务员三、四个月后,又被调去当了军部报务员。不久, 在贵溪朱村的一次战斗中,正当我发报时,被雷电声震聋了耳朵。经过几个月的治疗,听觉逐渐得到了恢复。组织上为了照顾我的健康和进一步对我培养,又送我到中央工农红军干校第七分校学习,校址就在邵家畈,校长是方志敏兼任,每期学习半年,学习内容是马列主义。
1933年春,红十军奉命赴中苏区。记得方志敏在动员我们到中央苏区去时的讲话中指出,只有共产党领导,才能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只有马列主义才能够救中国。要革命,就会有流血、牺牲,就要付出代价。我们革命军队应该有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革命的最后胜利一定属于我们,革命可能在我们这一代就取得胜利,也可能要到下一代才能取得胜利,我们要树立长期奋斗、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方志敏的这番活,对我们的教育和鼓舞很大。当时到中央苏区去的,乐平人大约有上千人,途中遭到敌人的追击和拦截,洄田、礼林、涌山等地去的同忐牺牲了一些。
到中央苏区后,我在中央警卫团当排长,不久,提升为连长。当时,我们的生活条件很艰苦,饭是用蒲包蒸来吃的,每餐只有三两的样子。没有盐吃,就熬硝盐。苏区的干部和群众同甘共苦,连中央机关的领导同志也都是一样。在到中央苏区前,我们戴的还是北伐军的那种大盖帽,到了中央苏区后,就一律换成了八角帽。直到1934年10月下旬,我随着部队从瑞金出发,开始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作者1977年任江苏省军区副司令员。本文根据1977年6月26日访问记录整理,标题是供稿者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