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春,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的第四次反革命军事“围剿”遭到彻底失败以后,并不死心。盘踞在乐平境内的国民党五十三师派出一个团从洄田渡开到秧取去设防建驯堡,企图向弋横苏区发动新的进攻。
5月27日,新红十军接到乐平县委的报告,得知敌人将于28日从洄田渡出发,经过黎桥、庙前开往秧畈。军长刘畴西认真分析了敌人的行动路线和沿途的地形,决定在庙前扎个口子,设下埋伏,展开一场伏击战,彻底消灭进犯之敌。因为庙前村周围山峦起伏,水田交织,建立过乡苏维埃政权,群众基础很好,既便于攻,也便于隐蔽。当晚,红十军三个主力团和军部警卫团,连夜从贵溪标溪夏家山出发,经过一夜急行军,次日拂晓前,红军准时到达了庙前附近的祥林汪家。即刻作了兵力部署,83团担任正面阻击,86团和军部警卫团担任两翼夹攻,82团迂回包抄断敌退路,乐平独立营和赤卫队负责引诱敌人。战士们分别埋伏在庙前周围的洪家山、长岭山、桥仂岭等地。天亮前,部队一切准备就绪。
上午8时许,敌军一千多人,端着刺刀,押着民工,蜂拥而来。当敌人的先遣队行至墩建村时,埋伏在这里的独立营和赤卫队,等民工一过, 立即向敌人开火,敌军见是地方武装,人数不多,就拼命回击,敌主力部队闻声也赶来助战,独立营见敌中计,便故意向庙前方向撤退。当敌军追进伏击圈后,军长刘畴西一声令下,伏兵四起,猛烈地向敌人开火,打得敌军晕头转向,溃不成军。众埠街、高桥的靖卫团慌忙赶来增援,可是,走到半路就遭到红军82团的迎头痛击,一个个抱头鼠审,仓惶逃回老巢。 下午6时,战斗胜利结束,据统计,歼灭故军600余人,缴获长短枪上千支,机枪7挺,俘虏敌兵200多名,当场击毙敌督战营营长,敌团长被活捉。在这场战斗中,红军、游击队也牺牲了100余人。29日,乐平县苏维埃政府在驻地东岗召开了追悼会和庆功会。(佚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