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 林 军
实施预防接种是保护儿童免于传染病侵害,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发生和流行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措施。为认真贯彻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的“扩大国家免疫规划范围,将甲肝、流脑等15种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有效预防的传染病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精神,落实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相关传染病,根据省卫生厅《2008年江西省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我市积极组织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
一、工作现状
1、基本情况:我市总人口数83万,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服务对象即0—7岁儿童数86490人,分布在全市293个行政村,其中城区约占13%,流动人口占1.7%。
2、组织措施:成立了免疫规划科负责全市免疫规划工作的业务指导,各乡镇卫生院均设立了防保组和预防接种门诊负责具体实施。
3、人员培训:市疾控中心、各乡镇卫生院防保组及预防接种门诊的工作人员均参加了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业务培训,并取得了上岗证。
4、宣传发动:利用“4.25”预防接种日,发动各乡镇组织开展了现场咨询,发放宣传单,制作宣传展板,进村入户等形式开展了宣传教育,同时通过电视、广播等大众媒体大力宣传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的政策,以提高公众知晓率。
5、督导检查:成立了乐平市扩大免疫规划民生工程督导领导小组,制定了督导工作方案,要求每年县级对乡级督导不少于10次,乡级对村级督导不少于12次。
6、工作成效:我市已于2005年通过了“以乡镇为单位计划免疫接种率90%达标”要求。目前扩大免疫规划前的一类疫苗基础免疫接种率能够达到90%的要求,今年以来扩大免疫规划新增疫苗以村为单位免费接种覆盖率达到了100%。
二、存在的问题
1、免疫规划服务网络不健全。我市各乡镇卫生院均设立了预防接种门诊,但绝大部分村级无接种点,乡级接种门诊根本无法掌握全乡镇应种儿童人数,也没有督促应种儿童参与接种的机制,导致接种率低下,相关传染病时有发生。
2、免疫规划工作经费严重不足。2006年我市适龄儿童全年常规疫苗接种资金缺额达30多万元,2007年缺额41多万元;同时电费和有关设备折旧等经费每年约19余万元,相关工作经费每年约需14余万元。以上经费均未到位。
3、工作人员素质偏低,专业人才缺乏,防疫队伍不稳定。我市现有防疫工作人员中,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奇缺。虽然大多数人通过了岗位培训,但仍不具备独挡一面的能力,加上队伍不稳定,导致工作滞后,影响目标考核。
4、基层工作人员工作质量不高。我市大多数乡镇卫生院防疫人员都是兼职,业务水平一般,再加上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前,预防接种门诊开展疫苗接种可以收费,而扩免后,90%的疫苗为免费接种,上级补助又不能及时到位,导致对防疫工作重视不够,不能主动开展工作,工作质量无法提高。
三、建议改进措施
1、加强卫生防疫网络建设。拟在卫生局成立防保总站,各乡镇成立防保站,固定专职防保人员,稳定防疫专业队伍,配备村级防保员,加强卫生防疫网络的网底建设。
2、加强预防接种门诊建设。在加强乡级接种门诊建设的同时,积极创造条件,设立村级接种点,把乡村医生纳入到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中来,充分发挥村级的主力军作用,以摸清家底,形成督促机制,提高全程合格接种率。
3、积极争取财政支持,为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民生工程提供经费保障。今年以来已多次打报告向政府要求解决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经费,同时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争取项目支持。力争基层接种人员的补助到位,以稳定基层防疫队伍,提高乡、村两级防疫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
4、加强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在不断加强培训力度,努力提高现有工作人员业务水平的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引进专业人员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
5、大力开展全民健康教育。普及卫生防疫知识,培养健康生活方式,使健康教育社区化,规范化,持久化,让广大群众了解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预防接种基本知识,把健康教育融入生活,提高公民整体素质,推进乐平卫生事业向着更高、更好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