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政协概况 政协领导 政协要闻 政协委员 视察调研 工作动态 文史资料 文件规章 理论园地 文化艺术 议政建言
乐平文艺
乐平名人
书法摄影
乐平文艺
当前位置:首页>>文化艺术>>乐平文艺>>正文
饶娥与泪滩
发表时间:10年10月25日   浏览次数:   作者:
在乐平接渡镇乐安江边,有一个地方叫泪滩,泪滩虽小,都很出名,因为每逢中秋深夜,当你乘一叶扁舟至泪滩,常常可以看到水中有两轮明月,“泪滩双月”成为乐平著名十景之一。泪滩出名,更缘于一个感动人神的传奇故事。
故事要追溯到1300年前的唐代宝应年间,那时,乐安河边的虎山脚下,有段江流深不可测,人们叫它大汾潭,又叫虎山潭。潭边依山傍水有座小村,村里有户人家只有父女俩相依为命,父亲叫饶绩,十三岁的女儿名叫琼贞,后来都叫她饶娥。平时里父亲到对岸山上砍柴,饶娥在家纺织,日子虽然过得清贫,却也平安。
一天,父亲早早出去砍柴,饶娥在家织布,忽然跟着父亲外出的狗一身透湿冲进来对着她呜呜衰鸣,接着叨起她手中的织布梭朝外飞奔,饶娥好生惊异,追着狗一径来到河边,只见父亲乘的小船翻在河中,却又不见父亲踪影,饶娥放声痛哭,沿着河滩来回苦寻父亲的尸体,不吃不喝,日夜不停。乡人邻里,怎么劝也没用。就这样,饶娥在河边哭了三天三夜,寻了三天三夜,这时的饶娥已是口鼻流血,气如游丝,昏死在河边,蓦然间,晴天一声霹雳,乌云陡暗,紧接着,狂风大作,暴雨倾盆,村前的大汾潭里河水就像开了锅,只见无数鱼虾托着饶绩的尸体朝岸边浮来,不一会,雨过天晴,乡亲们纷纷出钱出力帮助饶娥把父亲安葬在村后的金碧山下。 
饶娥哭父,人神共悲的故事很快流传开来。八年后,有个叫魏仲凹的士子出任乐平县令,听了饶娥的事迹深为感动,亲书一块碑碣立于县门。元和年间,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又为饶娥撰写碑文。到了宋代,范仲淹出任饶州知府,写了《题饶娥庙》七绝一首:
有唐孝女号饶娥,哭得亡亲上碧波;
古渡清风明月夜,令人不忍听渔歌。
南宋嘉泰三年(公元1203年),朝廷还特赐“显孝”匾额一块。古往今来,为她建庙、立祠、树碑、撰传、题咏者代不乏人。民间则把饶娥哭父的河滩叫“泪滩”,她住过的小村至今还叫“泪滩村”。
相传到了明代,东北乡董家(今涌山镇梢田附近)举人董乘船进京赶考,夜泊接竹渡东北边一座小山下,凌晨早起,朦胧中见山上一座茅檐草舍前有一长发少女盘坐在楼梯上梳头,头发披散下来足有一丈多长,董见了非常惊讶。天亮后,他没让船急着开,而是上山去寻访这户人家,可是山前山后跑了个遍,就是不见那座茅舍。后来碰到一个砍柴的老人,忙向他打听这户人家,老人也很惊疑,说道:“恐怕是唐代孝女饶娥现身吧。”董登船后对山跪拜:“此番进京,若是金榜题名,必为孝女建庙,永享香火。”
果然高中进士,一度代表朝廷出使琉球,当他衣锦还乡时,出资在小山上建了座庙,匾额上直书“饶娥庙”。柳宗元写的《饶娥记》碑就立于庙内。后来人们就把这座小山叫作饶娥山。(原载于楚玉《乐平民间故事》)
上一篇:智夺武状元
下一篇:翥山的传说
Copyright 2010 www.lpzx.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西省乐平市委员会 版权所有  备案号:赣ICP备2023000410号-1
主办单位:政协乐平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乐平信息港  最佳浏览分辨率:1024*768
通信地址:江西省乐平市东风北路新行政大楼八楼政协 邮编:333300 联系电话:(0798)6832212 传真:(0798)7105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