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政协概况 政协领导 政协要闻 政协委员 视察调研 工作动态 文史资料 文件规章 理论园地 文化艺术 议政建言
老街民居
当前位置:首页>>老街民居>>正文
千年老街
发表时间:10年10月26日   浏览次数:   作者:
长500余米,格局、规模与老北街相近。区域内留有清代江氏典当行建筑群、周家大祠堂、荷园、国民党鄱湖警备司令部驻地、薛家塘、啸月簃、三都试馆、老营盘等重要历史文化遗产(迹),其中荷园(赣东北特委所在地,即现市政协办公大楼建筑群)已被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二级文物保护单位。由周家巷中南段接口向东为花园巷,原为周氏大花园所在地,花园巷3号为乐平当代名人汪大授、汪大纲旧居。花园巷中段的富贵巷13号则是明初彭姓县丞府宅,其最大特点是“三井(两个天井一口水井)两花园”,为典型的明代官邸建筑,至今600余年仍保存完整。

二、何家台—状元巷街区基本情况

何家台—状元巷街区是我市保存最完整的礼制、居住文化古街区,东至状元巷,西至南大街,北至东大街,南至迎宾路,总面积约25公顷。为古县城政治文化中心。

街区集中和完整地保存着明清礼制和居住建筑(遗址),是反映明清时代赣东北历史城市礼制、崇祀和居住文化及风貌典型特征的历史文化街区,其历史沿草及格局与老北街—周家巷街区相似,但功能有别。街区内集中分布了大量明清和民国时期的官僚、名人住宅,以官邸、民宅为主的何家台建筑群、财贵巷建筑群均为典型的明清建筑,至今仍保留完好,其中彭氏进士府宅、汪道诚状元第是清代官僚住宅的代表;蔡嘉厚住宅是民国时期中西合璧建筑风格的重要实例;作为古代普通民居代表--城里汪家600年老宅仍不失当年风貌;近当代名人汪老五故宅及许还山旧居、胡延龄居为街区增添了传奇色彩。以烟花楼建筑为主的福禄巷基本保留了清末民初的传统街巷风貌,街道两侧多为三合院落式两层阁楼建筑,街巷两端为晚清商业店铺。街区内保存了大量礼制、崇祀建筑,古县衙、文庙、儒学里、五都试馆以及城隍庙、龙神庙等古建筑已不存在,但遗址尚存,遗迹清晰,观音阁几经修建,至今香火旺盛;洪氏总祠、王家祠、余家祠、方家祠等祠堂建筑群真实反映了乐平明清时期宗族文化的繁盛;

老北街等历史(文化)街区最为独特的不仅在于它完完全全地将明清街区的格局完整地保存了下来,为我们真实地再现了明清时代的建筑艺术与文化,更重要的还在于它的井巷文化特征明显。街区内巷道多,共有30余条街巷,其路面均以青色石块铺成,各街巷互为连通,以网状形成将各区域连成整体。每处巷道交叉处,皆有一口水井,街区内有20余口百年老井,这些水井除了满足生活用水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即防火灭灾。特色鲜明的井巷文化不仅起到了凝聚人心的作用,而且使古街区格局更加完整,功能更加齐全,它赋予了古街区永恒的生命与活力。

正是由于老北街等历史(文化)街区完整保留了明清古县城的基本格局、传统风貌和地方特色,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存,2007年7月,老北街等历史(文化)街区的规划与保护被列为我市重点建设项目,其规划保护方案正在草拟之中。千年老街的规划与保护,对于挖掘我市珍贵的文化遗产和经济资源,延续和弘扬优秀文化;对于提升我市城市文化品位,提高我市在区域内地位乃至全国整体影响力,推动我市城市旅游经济发展,将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 << < 1 2 > >> >>|
上一篇:红十军建军旧址
下一篇:无
Copyright 2010 www.lpzx.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西省乐平市委员会 版权所有  备案号:赣ICP备2023000410号-1
主办单位:政协乐平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乐平信息港  最佳浏览分辨率:1024*768
通信地址:江西省乐平市东风北路新行政大楼八楼政协 邮编:333300 联系电话:(0798)6832212 传真:(0798)7105967